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04日
通州:聚焦“一主一新一智”打造产才融合示范区
通州区“510英才”创新创业系列赛于今年8月在西安成功举办,活动以石港科技产业园人才发展需求为基础,重点围绕智能装备产业领域,以赛比才,以评选才。现场,来自西安交大“高容量大功率中性水系有机液流储能电池”等3个项目签约。
通州以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腹地、创新智谷”为发展目标,聚焦“一主一新一智”产业,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引进一个领军人才、集聚一支高端团队、培育一个优质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链式效应。
围绕产业发展实际,分类制定“十四五”期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装备产业人才发展行动计划,打造“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人才高地。制定人才新政升级版,从创业启动资金、产业化成长奖励、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放大政策效应。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南通州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以及总规模30亿元的南通智汇产业基金,助力符合产业方向的孵化器、初创期人才企业发展壮大。连续十年组织实施区“510英才计划”,资助创新创业人才项目329个,资助总额超3亿元。
江苏希太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晶圆外观检测装备,晶圆厚度、粗糙度量测装备及控制系统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解决了现有接触测量技术中晶圆表面厚度、粗糙度无法实现实时检测以及容易对晶圆产生损坏的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南通高新区的新兴产业,江海智汇园已集聚了数十家上下游项目,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向的项目还会给予特殊支持。”江苏希太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亮亮表示,自从项目准备落户,区相关部门就召开联席会议,给予项目从厂房免租、注册落户到员工人才公寓等“一站式”全程服务。良好的创业氛围让企业在通州发展顺利,目前产品已达到国外产品同等技术水平,售价只是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60%至70%。2020年12月,公司被认定为科技创新型企业,2021年企业全年产值1500万元。企业创始人杨亮亮入选省“双创计划”、市“江海英才计划”、区“510英才计划”。
通州推行“链长制”引才,锁定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三大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引才聚才。新引进人才项目和科创型项目中,“一主一新一智”产业占比超60%。近年来,由创业人才袁宏亮创办的沃太能源、李庭育团队创办的华存电子,带动了通州新能源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推动“一区多园”建设,目前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已落户集成电路人才企业30多家。总投资34亿元的光电产业园建成后,将重点集聚半导体光电产业链上下游人才企业。我区先后获评国家火炬计划电子元器件与材料产业特色基地、中国压铸产业示范基地。
营造一流的创业环境是人才资源集聚的关键。江苏濠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落户江海圆梦谷多年,去年6月,中国邮储银行通州支行为江苏濠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放了首笔“科创贷”信用贷款500万元,此次放款也标志着我区科技金融新产品“科创贷”正式启航,科技金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翻开新篇章。
“有了资金的扶持,今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大幅增长,预计年销售额超2亿元。”公司常务副总戴相龙介绍。
针对融资难、市场开拓难、安居难等问题,我区补齐人才发展短板,切实为人才分忧解难。在全省率先推出“先行先试”制度,茵卡动力开发的“双擎直驱混合动力系统”在通州公交投入运行使用,亮的光学与区教体局合作的“亮眼工程”列入通州区为民办实事工程。构建“产业+人才+金融”体系,运用“江海英才天使投资”基金、“通州创业投资”基金以及各类社会资本等对人才项目给予股权投资支持。近年来,全区获产业资本投资的人才企业62家,促成股权融资5.9亿元,进入上市轨道的人才企业4家。同时,启动人才安居公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江海智汇园、快乐之家、恒科职工公寓等创业、安居场所举办创业交流、读书沙龙、相亲交友、运动联创等主题活动,精心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社区”,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加快建设产业创新高地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记者 葛燕 通讯员 宗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