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10日
“你若有手机依赖症,不妨关掉手机,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会用书本的厚度丈量时间、用优雅的谈吐塑造气质、用知识的广度积淀人生,在书本中、在知识中、在走过的道路中寻找到人生的初衷和意义。
静心不妨关掉手机
徐宜秋
我新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在与学生沾沾自喜地交流时,赫然感觉到我out(落伍)了,因为学生在玩的什么抖音、快手、火山等小视频APP,我都没玩过。说实话,本来我对这类软件就了解不多,当我看到一篇题为《抖音们,请放过我们的孩子!家长,请别让孩子玩抖音》的文章后,立马震惊了,震惊之余是愤怒,然后心中犯起嘀咕:“抖音、快手这都是啥?这不都是害孩子的!”
但问题来了,这样的APP在学生中相当流行,假若你没用过、玩过,别人会觉得你out了。这对于自制力弱、需要集体认同的中小学生来说,其诱惑力是毋庸置疑的。除了“能和同学聊到一块儿”这个原始动机外,APP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里面充斥着各种能刷新你三观的小视频,诸如未成年人怀孕晒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为博流量的自虐视频、低俗段子以及行为怪异的人……这些价值观扭曲的内容,背后不仅仅反映出视频发布者的逐利动机,也体现了一种娱乐至死的氛围:以无下限为乐,以无知为乐……大量的粉丝就在无营养、辱智商、磨时间的节奏中流逝了时光、耽误了青春、丧失了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却还不自知地傻乐着。
《科技日报》报道:已经算是“数字原生代”的大学生们每天把多少时间花在手机上呢?近日,腾讯教育公布的《2020年在校大学生手机调查》显示,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症,有高达八成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大数据显示,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累计时长为5.2小时,部分高达7~9小时,其主要用途并非用于学习,而是聊天、娱乐、购物等,很多大学生把睡觉前的时间也献给了手机。
经常听到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孩子说自己深感迷茫,请问整天想得多、做得少,甚至啥也不想,迷迷糊糊地过着;或者一有空闲就忙着刷手机,刷完手机就被巨大空虚感包围的人,怎会不迷茫?尤其是内容低俗、三观扭曲的直播平台、小视频,让中小学生们从小被吸引、毒害,让原本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的孩子们被手机绑架,伤的不只是视力,更可能直接影响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如果你还没有被垃圾视频毒害,是别人眼中的“out”一族,那可真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幸事。毕竟在这样一个黑暗与光明交织、希望与失望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能够做到不忘初心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学校规定,教师监考需要将手机集中保管,不能带入考场,在监考的两个多小时里,我却有了静心观察生活的时机,学生的表情、教室的布置、窗外的园景……尤其让我实现了自我沟通。
其实,生活很忙碌,但也很简单。你若有手机依赖症,不妨关掉手机,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会用书本的厚度丈量时间、用优雅的谈吐塑造气质、用知识的广度积淀人生,在书本中、在知识中、在走过的道路中寻找到人生的初衷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