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21日
“湛蓝天空中那越飞越高的风筝,仿佛是人们的希望和憧憬。”
古诗中的风筝
李昌浩
春天来了,孩子们纷纷把心爱的风筝放飞到蔚蓝的天空,此时杨柳已发芽,桃树也多吐蕾。
据说早春的风是从下而上刮来的,很适合放风筝。“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故有“清明放断鹞”的说法。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这是唐代诗人高骈的《风筝》。宁静的夜晚,风筝高飞在夜空,发出的声音仿佛是一支美妙的曲子,一阵风吹来,风筝又吹出了另一种曲调。
天空中是漫天飞舞的风筝,地上女孩子们在嬉戏荡秋千。“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郑板桥笔下的《怀潍县》描写了春天放风筝的场景,像电影里的一个特写镜头惟妙惟肖。
孩子们拿着风筝走出家门,但是春风不给力,风筝放不起来,急性子的孩子称天公不作美,俏皮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这是清代诗人孔尚任笔下的风筝。
其实很多老人也喜欢放风筝,我常见老人端坐在广场上,手拿线轴优哉游哉地放风筝。“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朝徐文长《风鸢图十首》说的是老人放风筝,放的是一份闲情逸致。
宋代寇准《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诗中并不见纸鸢的踪影,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风筝只有借着风力入云霄,人生有时候何尝不是?
在古人眼里,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古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预示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千古诗心三绝美,柔情万千系风筝。”又是一年草长莺飞时,徜徉在古诗词的海洋里放飞风筝,也放飞一份美丽的心情,湛蓝天空中那越飞越高的风筝,仿佛是人们的希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