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21日
“这颗小小的红薯,搭乘春日的温暖,在融融春光里赋予自己新生。”
向上的红薯心
蔺丽燕
朋友送我一包红薯,吃到最后还剩了几个被冷落在纸箱里。一天收拾厨房时,我发现这几个红薯表皮疙疙瘩瘩的,拿起来一看,红薯竟然发芽了!
看到发芽的红薯,儿子说:“这些红薯不能吃了,我在书上看到过,发芽的红薯和土豆都是有毒的。扔了吧,妈妈。”我看了看红薯,看着那些冒出来的豆粒大小的芽苞,对儿子说:“这些红薯咱不扔,留着水培吧,就当作一盆花来养。”
一听说“水培”,儿子翻箱倒柜地找水培容器,接水,帮忙选择放红薯的位置。就在一切就绪时,儿子又将信将疑地问:“妈妈,红薯能长叶子吗?你看它的芽多小!”“试试看吧。”我说。
一个曾经被用作插花的玻璃瓶成了红薯的安身之所。儿子把红薯放在午后阳光最充足的窗台上,必是想把最多的温暖送给它吧。
一个又一个星期,儿子天天忙着上学,回家后多数时间都在写作业。偶尔闲下来,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小伙伴玩去了,红薯大概早被他忘在了脑后。而我,上班下班,周末培训,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心思去关注红薯的芽苞是否更加饱胀。
步履匆匆中,我们都忘记了曾经还水培了一个红薯。
又是周末,难得双休,天气晴好。午后收拾房间擦窗台时与红薯相遇。之前的芽苞已经长成一片片指甲盖大小的叶片,翠绿的颜色,一片挨着一片,一叶叠着一叶,你推我挤,像淘气的顽童凑在一起,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小小的手臂说:“看我,看我!”
瓶子里浸在水中的部分已经生出了很多根须。红薯凭借自己执着的努力,“无中生有”,根须生长得又细又长、又多又密。
为了让红薯生活得不拘束、不憋屈,我和儿子找来一个空饮料瓶,稍加裁剪,摇身变成一个环保的水培容器。
每次经过窗台,目光抚过那个红薯,像抚过春天里头戴柳条小帽的孩子,眼里心里皆是欢喜。这个小小的红薯,搭乘春日的温暖,在融融春光里赋予自己新生。虽然也曾被质疑,被冷落,被粗糙地对待,可是它未曾停止生根发芽长叶的脚步,也从未自暴自弃。
人亦是如此,若能像红薯一样,不失生长的心,不信现实的邪,坚定信念,竭尽全力,就算深陷泥淖,也不会一蹶不振,就算匍匐在地,依然可以微笑着抬头仰望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