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11日

全省首创!

区行政审批局成立“商事好通工作室”

本报讯 (通讯员邵园园)日前,区行政审批局紧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重要活动精神,以商事登记为入口,打破传统登记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创新成立“商事好通工作室”,以办事人视角为企业群众提供靠前式、套餐式、清单式、兜底式商事登记服务。

区行政审批局择优挑选7名商事登记业务骨干,组成一支“专业型、实干型、服务型”的复合型专班,对接镇(街道)17名联络专员,开展企业商事登记靠前服务、先导后办。同时,聘请省市商事登记方面的领导和专家为工作室顾问,共同破疑解难、化解风险。

据悉,商事服务分为基础性服务清单和个性化服务清单两类。基础性服务清单覆盖商事主体登记、变更、备案、注销、迁移等服务全过程,对每项服务“由谁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结果”等细化具体可操作的标准;个性化服务清单充分整合现有涉企登记服务资源和“一照多址”“集群注册”“一件事一次办”“证照联办”等多项商事改革举措,运用“需求导向、自由组合”的模块化申办平台,深化市场准入领域“套餐办”改革,让更多行业实现“准入又准营”。

为提升服务质效,区行政审批局还构建了商事好通“三个机制”,即招商审批协同机制,注重审批部门与招商部门的协同联动,对投资人关注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股权结构等提前介入指导,项目招引由招商、审批部门“各管一亩地”向“共下一盘棋”转变,着力提升审批服务的精准度;标准化区镇联动机制,及时会商,征集拟登记重大招商项目信息,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要求,梳理当月商事好通服务清单,为企业提供商事登记全程化管家式服务;“办不成事”反映、帮办、整改闭环联动机制,线上设置“办不成事”中途退出的反映渠道,线下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

服务方式的创新推动了商事好通“四项便利”。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加快业务整合、流程再造、数据共享,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事项集成化办理,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推动涉企登记“集成办”。将商事登记业务向银行网点、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等群众“家门口”下沉,推动商事服务“就近办”。坚持信息技术赋能,积极拓展办事全流程智慧化应用,从申请人申办视角出发,网上办事由“能网办”向“易网办”转变,构建“线上一张网、线下有大厅、家门口有商事登记驿站”的多维度立体服务格局,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办”。完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梳理审批事项,明确承诺具体内容,细化办事承诺方式,提升审批效能,推动审批业务“容缺办”。

据悉,自成立“商事好通工作室”以来,已为项目招引及群众创业提供156次前置咨询服务,一次性完结576件登记许可事项,为10个招商项目提供“专窗+专员”服务,推动近20个招商项目、计80亿元产能项目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