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18日

通州区人民医院系列报道之一:

白衣执甲战疫魔 众志成城护安康

白衣执甲抛洒热血,仁爱在心践行使命。元旦前,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的主战场,通州区人民医院以“疫”为令,以最快的响应速度、最强的责任担当、最实的防控措施、最暖的人文关怀,率领全院党员干部迎风逆行,铸就疫情救治的铜墙铁壁,托起患者的生命方舟。全院上下放弃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休息,两个多月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用实际行动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医者初心,保障通州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烽烟骤起 救治战斗全面打响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是抗疫救治战场上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最真实的写照。

去年12月上旬,国家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调整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面打响。区人民医院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科学应对,众志成城,举全院之力投入这场必须打赢的疫情救治阻击战。

医院领导与全院职工共同坚守一线。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院疫情防控工作,院长亲自挂帅,成立了医疗救治、院感、公卫、保障等10个工作组,铸起新一轮抗击新冠疫情的“钢铁防线”。

第一时间,开展新一轮全员培训,人人掌握最新救治方案。

第一时间,集结全院最强专家力量,多学科并肩作战,所有医务人员自觉取消节假日休息。

第一时间,增设4个阳性病区,收治床位数增加到300张。

第一时间,成立应急采购小分队,千方百计筹集药品、耗材、防护物资。

感染高峰来得突然且迅猛。“阳性”病人数量不断攀升,再加上医务人员“阳性减员”,医院面临巨大的压力。从12月下旬开始,超80%的医务人员在短期内相继感染,院部及时整合病区,每天动态了解人员健康状况和在岗人数,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更快地循环和周转起来。开设“夜门诊”,缓解急诊压力;打通科室专业限制,集中力量支援急诊、重症病区等重点岗位,千方百计保障急危重症“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保障医疗安全。“去年12月中旬开始,就诊人数持续保持高位,门诊最多一天达1600人次,急诊接近500人次,在院病人超过1540人,90%都是内科病人。”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介绍。

急诊科天天紧张忙碌

发热门诊志愿者协助病人挂号

尽锐出战 沧海横流英雄本色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此次疫情救治工作复杂严峻,病人总量多,危重患者多,对医院的应对能力和救治水平是一次重大考验。

去年12月28日晚,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灯火通明,专家们围绕重症患者瞿某的病情突然变化展开讨论,制订治疗策略,抗病毒、抗感染、高流量吸氧、生命支持、预防器官衰竭……惊心动魄,争分夺秒,时针慢慢指向次日凌晨一点,类似这样的讨论每天都在进行。

2022年12月17日至2023年1月10日,区人民医院共收治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2000余人次,其中危急重患者683人次,不乏新冠病毒感染合并糖尿病肾衰竭、肠穿孔、严重肺纤维化等患者,有93岁的老者,也有3个月的婴儿,救治难度之大、压力之大、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医院组建了一支年富力强又极具责任心与专业素养的精英队伍,调集感染、呼吸、重症、急诊、影像、中医、护理、院感、康复、心理等多学科专家,坚持一人一套治疗方案、一人一个抢救小组,书写了一个个转危为安的动人故事。

一个个难点迎刃而解,一个个重症转为轻症,一个个病人好转出院,区人民医院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护士为发热门诊观察病人治疗

血透中心全力保障血透病人治疗

春风化雨 矢志奋斗谱写芳华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全体医务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奋力坚守岗位,展现了医院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全院一盘棋,充分统筹人力、床位,编织兜住患者救治的生命安全网。院领导带头24小时驻守医院,业务院长亲自参加临床一线的门诊、急诊、胸痛中心值班,“未阳”的人员开启了“白+黑”工作模式,“阳过”的只休息一两天症状稍有缓解就回到岗位,全院上下瞄准“保健康、防重症、救危急、降死亡”的共同目标,全力以赴当好百姓“健康守护人”。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战役,比在湖北时更加艰难,我们只能前进,迎难而上。”有过援鄂经历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成炜回忆。去年12月16日,他和团队成员结束了在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回院后没有休息一天,随即投入阳性病区的建设。次日,第一个阳性病区开放当天,80个床位全部收满。医院实行边改造边转运边收病人的策略,一周内又开辟了3个阳性病区。医护人员相继感染,科主任、护士长、诊疗组长带头坚守岗位,带病坚持工作,一个班连续十多小时。年过半百的急诊科护士长陈永菊感染后第2天就顶了大夜班,过度劳累引起严重肺部感染,住院期间还牵挂着科室工作“遥控”指挥。她的奉献精神也带动了其他年轻的同志,大家牢记救死扶伤职责,没有一句怨言,凝聚成一股为民服务坚不可摧的力量。

“这段经历终生难忘,让我看到团队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谈及那段与病毒赛跑的时光,药剂科主任杨礼超十分感慨。疫情暴发后,药剂科一边千方百计组织货源,一边采用同类替代、限量供应、限品种供应或拆零供应等多种举措,有力确保了有需求的患者“开得着、用得上”药品。去年12月中下旬,药剂科人员陆续感染,最严重时全科“小阳人”达85.2%,门诊处方量却从日均1000张增加到1800余张,药剂科调剂压力剧增。副主任钱国培成了超级“救火队员”,除了自己的正常排班,其他人一旦“阳”了他就主动顶上,好几次上完白班继续上夜班。其他人员也拧成一股绳,门诊药房告急时,“我来了”——这是刚退烧主动要求上班的60后丁志明;静配中心告急时,“我在”——这是70后的中坚力量瞿建刚;病区药房告急时,“我可以坚持”——这是80、90后边挂水边上班的小郭、小张、小易……他们不是铁人,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是一群平凡的白衣战士,严守住了药品供应主阵地,成功阻击了疫情洪峰挑战,在全院抗疫中有力彰显了药学担当。

使命、责任、担当,内科行政主任邵培宁体会更加深刻。非常时期,来院的、住院的都是危重的病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不能松懈;内科长期满负荷运转,平时的工作压力已经很大,再加上人员一个接一个的感染,真是举步维艰。急诊每天超过300号次,是平时的双倍甚至3倍。副院长陆袁洲主动拿起胸痛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消化内科主任张鹏接近退休,连续上了3个门诊,话都说不出来;神经内科主任沈家兴本来身体就不好还坚持上门诊;邵培宁自己一个月没回家,吃住在医院,连83岁的老父亲严重肺部感染也疏于陪护。作为内科医生,他们比普通人更加了解病毒的威力,更加知道必要的休息是抵御病毒的有效途径。可为了病人,他们选择了“撑”与“扛”。

“我们从没觉得是孤军奋战,而是上下齐心。”陈建感动地说。

没有跨不过的沟坎,没有度不过的苦难。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区人民医院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汇聚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全院医护人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用必胜的信念奋战在一线,为全区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记 者曹抒雁

通讯员陆云芬

邵培宁上完白班继续转战急诊室值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