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06日

通州区人民医院系列报道之五:

优秀的专业团队提供完善的优质护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区人民医院秉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理念,充分发挥优质特色护理优势,不断创新护理模式,延伸拓展护理工作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为患者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标准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全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从心出发造就“医”路温馨

PICC门诊

护理质量检查

始于心,践于行。时代变迁,护理技术、模式在不断发展,但对区人民医院来说,“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没有改变,护理队伍将爱心融入责任,不仅将打针送药、病区环境管理等基础护理标准化,还把制度建设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让服务更有“温度”。

73岁的王大爷入院时大面积脑梗、肺部感染、冠心病、高血压2级,不能自主进食、不能言语。此外,因长久卧床导致大面积皮肤破溃腐烂,伤口爬满了蛆。

医务科和护理部的医务人员没有捂鼻掩口,而是立即展开救治。13病区西护士长葛玲玲先把不断蠕动的蛆全部清除掉,又扒开伤口,用镊子把陷在深处的蛆一个个处理掉,两个多小时后,王大爷全身清洁了一遍,就像换了一个人。

是葛玲玲真的无所畏惧吗?当然不。只不过,对病患的大爱让她抑制住生理反应;是千万次的实操,让她习以为常。

葛玲玲是全院656名护士的缩影。为了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护理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心理和需求,推出护理会诊、护理门诊、一病一品等特色护理。

王大爷病情复杂且危重,病区邀请医院伤口造口组组长、全国伤口造口师蒋亮亮进行会诊,形成科学护理方案,并及时施行。葛玲玲还特地联系医院膳食科,解决患者的饮食问题。虽然住院期间多次接到危急值,但因为护理得当,王大爷在半个月后顺利出院且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在此期间,护工换了一个又一个,有的只坚持了半天,只有护理团队不怕脏臭不怕烦累,全程仔细护理。病区患者及其家属赞不绝口。

为改善患者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医院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等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与需求,实施个性化、专业化、连续性的全方位护理。同时,推出营养食堂等人性化措施,提高住院体验。疫情期间,看到生病住院的孩子在病房内用流量上网课,极不方便且环境嘈杂,医院立即安排了一间网络教室,护士专门照看,患儿在挂水的同时也可以安静地上好课。此举深受好评。

护理部副主任陈文秀说,目前他们年完成护理会诊100多例,PICC、伤口造口、母婴咨询三个护理门诊与病房无缝对接,在医疗技术日益精进的加持下,一病一品还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并发症。

专科建设提升服务内涵

康复专科护士指导骨科病人早期功能锻炼

护理教学查房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人,目的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追求社会效益是医院的首要目标。区人民医院以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为突破口,以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为目标,推动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提升专科护理内涵质量。

伤筋动骨100天,骨伤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医院及时成立骨科康复小组,任命入职多年、经验丰富且在省人民医院进修过骨科康复的主管护师张于梅为组长,带领指导护士进行疼痛、术后康复、预防并发症、肌力锻炼等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张于梅说:“我们甚至在患者术后如何呼吸、如何拄拐等方面都制订了标准,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事实上,每个护士入职到具体科室3~5年后,就会被外派进行亚专科进修,令其护理知识和技能更专更精。为深化护理内涵,医院以骨科、神经内外科、重症、心内等护理重点专科为龙头,各病区开展以专科核心技术为标准的亚专科护理,成立了气道管理、皮肤、营养等13个专科小组,持续开展小组活动,通过对各病区的检查、规范、指导、培训等,推广和应用专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解决专科护理疑难问题,同时修订专科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及专科护理手册,达到护理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

护士不仅是健康的照顾者,更是健康的倡导者和教育者。为此,医院延伸护理专科服务,如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产妇的盆底康复、慢阻肺患者的家庭氧疗等,为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生命终末期等患者提供便捷、专业的护理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定期组织护患交流,并充分应用多媒体等方法,增加患者视听效果和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推动健康通州建设。

陈文秀表示,今年他们计划申报泌尿、普外、消化等护理重点专科,持续践行人文关怀,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到更贴心、暖心、放心的护理。

苦修内功推进优质护理

护士健康宣教

科室业务学习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新时代的护士不再只是“保姆”,新时代也要求护士做个全过程科学护理的专业人员。

为此,区人民医院多途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各级护理人员每年制订考核计划,从基本操作到危、重症抢救、技能操作到基础理论等进行规范化培训,并通过各种技术考试、比赛,使规范化培训落到实处。

专科护理会诊不仅是治疗方式,也是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培养护士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陈文秀说,通过会诊成员间的跨学科讨论,有助于提高专科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调动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是专科护士发挥才能、提升职业自信的一种有效举措。低年资护士通过参加会诊,接受多专科的护理指导,弥补了专业局限性,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高,体现了护士“专业、自信、合作”的精神。

通过一系列培训、督导、制度、奖励措施的实施,医院护理部将人文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技术转变工作方向,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从而练就了一支业务技术精湛、服务意识强烈、人文关怀到位的高素质护理队伍。

护士长是护士团队的核心人物,医院把理论讲座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提升护理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新任护士长,医院都会进行线上线下培训,举办专科知识讲座、青蓝工程、护理制度微课比赛、护理品管圈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护士的整体临床能力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在2022年度省市各类护理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10多个、三等奖20多个的好成绩。同时定期选派人员进修,到目前为止,前往省人民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北京火箭军医院、上海中山医院等进修的护士已达216人,护理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逾80%,拥有24个国家级、27个省级、57个市级专科护士。

医院是特殊的专业技术单位,除了完成繁重的医疗临床工作外,还兼有医学科研、技能比赛等任务,而科研往往又和临床密不可分。护士们注重从日常实践中总结创新并申报专利、撰写论文和科研课题,促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在南通市新技术新项目评比中有5个获奖;市级科技局课题立项7个,为历史最高;市卫健委课题立项5个;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两篇;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00多个。护士,俨然已成为护理专家。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对护理工作而言,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心,犹如一缕阳光,照进每个病区,抚慰患者的身心。

记者徐艳梅 通讯员陆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