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10日

聚力“双减” 赋能成长“加速度”

“双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慎始敬终方能行稳致远。通州区平潮小学秉持“崇德博文,尚学慧智”的办学理念,聚力“双减”,推行扎实有效的举措,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减负,为成长赋能,用心、用情、用爱成就有温度的教育,在“双减”道路上砥砺深耕,笃行不辍,履践致远。

作业赋能 提质增效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做好义务教育的提质增效,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优化作业设计,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确保作业完成质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筑牢学生的文化根基。

素养导向,多元设计。作业该如何设计?我校教师秉持素养导向、因材施教的原则,以终为始,关注过程,让作业设计多元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赋能。一是作业内容多元。根据学科特点,作业设计有书面或非书面;有课本上的内容,也有课外拓展类型;有本学科的作业,也有跨学科融合作业等。二是作业形式多元。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形式有听说读写画唱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三是作业参与多元。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老师蹲下身子,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设计,明确每条作业存在的教育教学目标,关注优等生和学困生,设计梯级作业,让孩子在作业超市里自主选择,主动探究。

审核把关,检查公示。为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切实提高学科的作业效能,学校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对作业总量、内容实行审核监管,对家庭作业逐日透明公示,正常作业常规检查,切实规范作业行为。

延时服务,温馨陪伴。学校在课后服务第一时段专门设立了自主作业课,由各班语数英老师负责。老师们优化作业设计,推出作业超市,凸显作业的温度、梯度以及精度。在教室里陪伴孩子完成作业,现场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作业完成后,老师当场面批改。提前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还可以自行选择课外阅读、思维拓展训练。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便于老师因材施教。自主作业为家长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也为学生创造了积极、乐观、健康的学习生态。

社团赋能 快乐成长

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基于“学生有特点,教师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目标,用心规划,共开设23个校级社团和50个班级社团。社团活动内容广泛,既有“国学经典诵读”“趣味数学故事”“英语情景剧”等学科拓展类社团,也有“潮声”学生乐团、“小禾”合唱团、“博雅”葫芦丝社团、篮球、毽球、乒乓球等体育艺术类社团。丰富的菜单选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让每位同学都拥有了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其中,“博雅”葫芦丝社团和书法社团如两颗耀眼的明星,吸引了很多孩子的目光,同时也入选通州区首批“双减”优秀社团。

“博雅”葫芦丝社团创建于2014年9月,由南通市葫芦丝协会会员、平潮小学副校长张拥军任教。“双减”政策落地后,“博雅”葫芦丝社团更是提升了学校实施课后服务的水平,增强了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社团自成立以来,多次作为学校特色向来访领导、嘉宾展示。抗疫三年,葫芦丝社团的线上直播课得到家长的交口称赞。学员们积极参加校艺术节表演,优秀学员参加通州区“三独”比赛,多人获奖。《葫芦丝社团活动方案》在课后服务学生活动优秀方案评审中荣获江苏省二等奖、南通市一等奖。

平潮小学“小禾”合唱社团现有学员六十余名,以五、六年级学生为主,三、四年级学生为预备班,在通州区校园艺术节、合唱节展示活动中多次获评特等奖、一等奖。社团老师们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农村小学生合唱素养的提升途径研究》为南通市级立项课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其他社团也结出硕果:啦啦操社团在2022年通州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会啦啦操比赛中获小学组自选动作花球一等奖;足球社团在2023年通州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小学男子乙组一等奖;乒乓球社团在2023年通州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获小学甲组、乙组特色学校一等奖;稻草人社团获通州区首届稻草人节乡镇组特等奖;指艺社团被评为2022年度新劳动教育优秀项目;鼓号队社团获2021年区鼓号队展演铜号奖。

共读赋能 启智润心

平潮小学“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平潮分站”成立于2019年11月。“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课后服务的深入开展,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也让亲子共读活动在平潮小学不断发展,行稳致远。

推广阅读,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乘着“双减”的东风,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平潮分站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广乡村儿童阅读,让家长和孩子们在共读中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每天晨诵时间,孩子们诵读经典儿童诗歌、模仿创作诗歌;中午的“萤火虫故事会”,孩子们讲、演故事;暮省时间,“童喜喜说写课程”帮助儿童将输入变成输出,汇集成一本本《童眼看世界》班刊;寒暑假,“互加课堂”公益阅读课将共读活动推向更深。

一年级,故事爸妈为孩子们朗读《新孩子的一年级》,助力亲子共读活动深入进行;二年级,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书籍;三年级,每晚的钉钉群直播读书,儿童的阅读兴趣更浓厚,家庭氛围更融洽,亲子关系更和谐。

家校共读,提高家庭养育水平。一年级孩子入学时,家长们特别焦虑,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平潮分站邀请家长参与共读《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一年级孩子》《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等经典书籍,有效解决家庭养育难题。家校共读,增加了教育的合力,为孩子养成优良品质、习得阅读习惯持续发力,引领他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完整阅读,提升儿童综合能力。为了最大限度实现阅读的整体教育效应,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平潮分站为孩子们搭建了很多展示平台:《童眼看世界》班刊每月出版一本,发表孩子们的说写作文;撰写手工书,自己设计封面,装订成册,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实施“童喜喜说写课程”,制作美篇说写集,让他们不断获得成长的力量。

经常性开展萤火虫亲子共读活动:与平潮镇各村居农家书屋开展共建活动;与平潮镇民主社区开展“三全社区”家庭教育促进项目;在锡通高速平潮北收费站内的生态果园建立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劳动实践基地……一系列的活动,立体化地打造阅读平台,为儿童的幸福成长助力。

创造性地建立了“虎娃电视台”,将孩子们“听、说、读、写、演”的能力融合到一起,通过“正能量之光,我是虎娃好榜样;乘着书飞翔,我是虎娃领读者;童眼看世界,我是虎娃说写星;生命真精彩,我是虎娃才艺星”四个栏目,让每一个儿童都成为舞台上最闪亮的星。

亲子共读,让智慧在共读中生发,让心灵在共读中成长。新教育萤火虫平潮分站通过提供阅读保障、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推广、做好阅读指导,为“双减”后的乡村亲子共读推广提供了可供学习的典范。

活动赋能 培根铸魂

平潮小学少先队以“双减”为契机,坚持“活动育人,自主成长”,紧扣时代脉搏,将少先队活动和新劳动教育、学校“博”文化建设相融合,通过开展寻访研学、劳动实践等活动,助力少先队员传承时代精神、磨练意志品质、提升实践能力,培根铸魂,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续力。

一、寻访研学促传承

寻访身边模范,传承时代精神。在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少先队员们寻访了生产一线走出来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沙剑。活动中,队员们一边观看工人现场制作,一边听沙伯伯讲解。通过寻访,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劳动创造美好,劳动谱写精彩人生”的真谛。在平潮镇新三十里社区,少先队员们与“江苏好人”钱竹英奶奶面对面,聆听她四十多年如一日照顾英雄丈夫季汉成爷爷的动人故事,感受季爷爷面对危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高贵品格,领悟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

探寻非遗艺术,弘扬传统文化。2022年3月,少先队员们赴唐闸市北景区,寻访江苏省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仿真绣(传统美术)代表性传承人、沈寿第四代嫡传弟子冯丽老师。少先队员接过冯老师手中的一针一线,感受到了刺绣的魅力。5月,又走进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寻访国家级非遗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市级传承人、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倪沈键叔叔。队员们在倪叔叔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扎图案、染色、晾晒,在劳动中感受非遗文化之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二、劳动实践练能力

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成就幸福感。平潮小学以“动手、动心、动情”为出发点,依托丰富多样的劳动基地,将少先队活动与劳动课程有机融合,在沉浸式劳动实践中开展活动。

校内基地尝快乐。学校先后开辟了“博果园”和“耕植园”两块校内劳动实践基地,队员们可以在“博果园”里开展剪枝、除虫、摘果和养护等实践活动;“耕植园”里可以进行松土、拉垄、种菜,蔬菜收获时节,队员们摘豌豆苗、和肉馅、包春卷、品春卷,在体验田间农事和品尝美味的食物中,引导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农耕的不易和快乐。

校外实践拓视野。对于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来说,走出教室这一狭小天地,瞭望广阔无边的外部世界,是内心的向往,也是成长的需求。为此,学校还成立了三所校外劳动基地,带领队员们走进民营企业,在体验传统家具精湛的雕刻技艺中传承工匠精神;带领队员走进南通都市农业公园,开展插秧、收割等农耕活动,引导队员们在合作劳动中体验农事的艰辛,感受亲身实践所带来的劳动喜悦和幸福感,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炽热情感。在南通都市农业公园,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了制作兔儿灯活动,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品味传统民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亲子劳动增感情。少先队携手家庭组织亲子劳动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我是居家劳动小达人”“我是生活小主人”“发现劳动之美”“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等主题亲子劳动活动。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平潮分站的队员们,在萤火虫义工家长的带领下,在沪通平潮北收费站内的生态果园劳动实践基地一起种花生、摘桃、种豆;在团结社区平五河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传统民俗“上灯”之日,在书香华庭小区内举办“迎元宵搓圆子”实践活动等。亲子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锻炼了队员们的劳动能力,也促进亲子情感更加融洽。

缤纷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品尝到劳动果实的甜美,多项劳动实践活动被《江苏少先队》《南通发布》《通州青年》等多家媒体报道,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学校先后被评为通州区、南通市“新劳动教育优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