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16日

“兰就是兰,无论花开花落,磊落悠然。因为兰之气一为雅,二为洁,三为傲。”

有感《幽兰操》

徐宜秋

电视剧《孔子》中,王菲一曲婉转清幽的《幽兰操》听得我如痴如醉,不觉思绪良多。

《幽兰操》又名《猗兰操》,相传是孔子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孔子游历众国皆不为所用,归途中见兰独茂,曰:“兰当为王者得,今乃与众草为伍。”停车援琴鼓之,作《猗兰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琴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尽管曲调始终是缓缓的,无波无澜,可平和之下却有一股抑郁之气闷闷于胸臆。时光倒流,那时正弹着此曲的孔子想必是十分颓丧的:这是不得志的愤慨,是无人识的怅然。唐代韩愈曾作同名作品来唱和孔子:“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两人的作品思想情感大致相同,只是孔子写兰的篇幅不长,毕竟韩愈是文学家,孔子是教育家,术业有专攻,不好拿来作硬性比较。

观韩愈《幽兰操》之叹,全文以兰起兴,寄托怀抱,郁闷之情,溢于言表;再观孔子的《幽兰操》,平添了生不逢时的苦涩,孤芳自赏似成了无奈之举。孔子的一生大多在纷飞的战火下度过,辗转于国与国之间,却鲜有国君赏识任用他。于是,他将一生的颠沛流离写进了《幽兰操》,只得无奈怨一句“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只得无奈叹一句“生不逢时,寄兰作操”。后世之人读起孔子的《幽兰操》,再读读他的生平,也只得无奈落下一句恭敬的叹息,可韩愈的一句“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却将生不逢时的怨怼霎时击了个粉碎。

孔子与韩愈为什么都选中兰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趣呢?原来托物言志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说起正直,必说竹松;谈到高洁,必说梅兰。而兰有幸充当承载文化命题重任的载体,是因为兰生于幽谷,平时不起眼,一旦开花,满山谷都是兰的香,并且显得有点霸道。这在落魄的士子看来,却别有一番含义。

试想,没开花时的兰草并不出众,多像我平凡的出身,可一旦开了花就不得了,浓得让人肃然起敬,正如我才华出众。借兰为喻,既有婉讽之妙,又避了自己的张狂。正是兰生于幽谷疏石败叶之中,无矫揉造作之态,无趋势求媚之容。所以,倘若用兰比之于功名就有些俗气了。因而,相比孔子,韩愈的《幽兰操》在意境上要更为深远些。因为兰原本就应该是静静开放的,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此所谓“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兰花不动,但香随风动,自然会芬芳天下。

是啊,“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一丛兰花,花开时惊艳四座,花落时暗淡无光。身处庭园也好,置于空谷也罢,与众草为伍,得清风相伴,不会以娇艳的花朵去谄媚,也不会因隐在草丛中而落寞。兰就是兰,无论花开花落,磊落悠然。因为兰之气一为雅,二为洁,三为傲。但兰之傲虽然藏于内,却是一种不肯屈就的傲,这不正应验了徐悲鸿所秉持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