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23日

“如果没有这段苦难经历及曲折,我怕不会这样珍惜、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也就没有机会、条件和能力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情了。”

“书包撞屁股总不是白撞的”

——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的读书故事

陈怡仁

古有“梁锥刺股”“积雪囊萤”的求学故事,这里讲一个顾浩艰辛求学的故事。

1955年夏,石港公社农家子顾浩小学毕业后考取南通中学,这在乡下人眼里是“茅草屋里飞出了金凤凰”。但仅一个半月后,顾浩的续学梦差点破灭。

那天凌晨,顾父邀上顾浩的干父一起去南通中学劝顾浩退学:“儿啊,这学实在上不起了!互助组里缺识字的,你回去当记工员吧。”顾浩心里清楚:家境窘迫,祖父母身体都不好。他在五兄弟中排行老大,家有难处,老大担当天经地义。顾浩低头不语,班主任摇头叹息:“孩子是班里唯一的团员,又是班长……退学太可惜了!”双方沉默僵持了一阵,最终顾浩无可奈何。接下来,顾浩便去教导处办了退学手续,但得等到次日。

父亲吩咐顾浩:“我跟你干父先回家,你就待在学校明天找会计办退款。”由于铺盖已被父亲带回,顾浩只能与同学合挤一铺。这一夜,他心里五味杂陈,翻江倒海……

知子莫如父,同样受煎熬的还有他父亲。夜里十时许,父亲两人担着木箱、被褥等行李,走到南通县阚家庵一段乡路时已是饥肠辘辘,双腿发软,便坐在路旁歇脚。这一歇,烟瘾又犯了,难忍之下,便冒昧去敲路旁一户还亮着灯的人家门借烟台“过瘾”。屋内老者听是本地口音,即开了门。老人见两人挑着行李,有些奇怪,便问其故,顾父遂如实道出儿子退学之事,不料竟遭老者一顿臭骂:“儿子这么优秀,你怎能狠心毁了孩子前程?”顾父被说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顾父到家已临子夜,行李一放,嘴里不断地重复着“我做错了,我做错了……”顾母见状一头雾水,莫名惊诧。待情绪稍许冷静,顾父母重新商议决定:就是砸锅卖铁,孩子这学也要上!主意一定,顾父匆匆扒了两碗泡饭,又继续往南通城里赶……

顾父到了通中,四处找不见儿子,便直冲教室向班主任老师张名媛求助。张老师一听顾父回心转意了,十分高兴,立马叫来丈夫代课,自己和顾父一起找起顾浩来,但转遍校园就是不见顾浩踪影。原来,小顾浩心想要离别南通城了,大清早就起床出门上街“看世界”去了。不久,顾父和张老师在传达室撞见了“见世面”回来的顾浩,顾浩一听“又可上学了”,顿时百感交集,热泪直流……

顾浩家到南通约35公里,顾父为儿子学业,36个小时内两个来回徒步140公里,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最牛求学记录”。

三年后,顾浩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被学校保送高中,然因家境、生计不允,顾浩只得向张老师说:“高中上不起,父亲说指望上个吃饭不要钱的中等专业学校就行。”于是,张老师为他办妥了保送南通师范学校就学的手续。

不想事情再生转机。不日,不甘屈才的张老师又匆匆来找暑期留校“大炼钢铁”的顾浩:“江苏师范学院在搞‘接收保送初中毕业生就读’的试验,你想不想去?”不谙世事的小顾浩懵里懵懂,张老师便帮他分析利弊:“‘通师’是中专,好处是读完3年就可毕业参加工作;‘江师’是大学,需读上6年方可拿到工资。相同的是上学吃饭都不要钱。我看你还是读大学的好。”顾浩迟疑片刻,半傻半明地答:“我听老师的。”

事出蹊跷,学校阴差阳错地把保送顾浩上江苏师范学院(校址在苏州)的档案投到了南京师范学院(校址在南京)。当顾浩的档案被退回时,“通师”招生已结束。这可让“好心办坏事”的张老师心急如焚:“江师”不知在何方,即使最后侥幸找到,也不知何月何日,结果如何。情急之下,张老师只好再回头劝顾浩“上高中”,可顾浩心头纠结“家境”,执意要上“吃饭不花钱”的中专学校。万般无奈的顾浩只好在老师的指导下重砌炉灶,赶紧复习迎考其他晚招生的中专学校。岂料不出一周,张老师那里突然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弄好了,弄好了!仍然可以保送你上江苏师范!”当收到姗姗来迟的“江师”入学通知书时,顾浩喜出望外。

好在继续求学,加之后天努力,顾浩这样一个农家孩子,一步步走上了省级领导的岗位。

回顾这段往事,顾父晚年感慨不已:“书包撞屁股总不是白撞的。如果当年我不借火抽这台烟,如果没那老人家竭力劝说激将,如果没有张老师的鼎力相助……我儿子的人生当彻底改写。”也许这一切都是机缘,都为冥冥天意!顾浩则说:“如果没有这段苦难经历及曲折,我怕不会这样珍惜、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也就没有机会、条件和能力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情了。”

(顾浩口述为作者修正本文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