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15日
二甲镇多措并举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
本报讯 (通讯员曹栋梁)自《通州区“门前三包”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二甲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常态化抓好“宣传、签约、执法、评比”四项举措,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有效提升了集镇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
为形成爱护环境卫生和文明经营的良好氛围,二甲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和辅助管理人员采取“进店入户、内容宣讲、发告知书”等方式,向镇区沿街单位(商户)宣传讲解“门前三包”责任制相关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商户自觉遵守“门前三包”管理规定,做好自查自纠,强化“门前三包”主体责任意识,共同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
二甲镇综合行政执法局认真做好《市容环境卫生责任状》的“签约”工作,安排专人逐户登记检验,建立完善市容环卫责任区“门前三包”管理台账、“一户一档”信息卡电子档案和未履行市容环卫责任区“门前三包”管理责任单位负面清单登记等,并通过日常巡查监督准确掌握商户情况,及时动态更新相关信息,做到台账清、底数明,确保“门前三包”签约率达100%。
二甲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针对性执法,遵循“一提醒、二整改、三处罚”的原则,对不服从管理的经营户发放“首违不罚”告知书,同时对光明东路沿线示范街的出店经营和非机动车乱停放开展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共开展执法检查17次,发放“首违不罚”提醒告知书11份,发出整改通知9份,整改问题14处,组织“回头看”8次,立案查处“屡教不改”违法行为6起。
此外,二甲镇定期开展“门前三包”市容管理“红黑榜”社会公示制度,对镇区商户和单位“门前三包”责任人履职情况,以“红黑榜”的形式在“二甲新视野”公众号上进行公示。同时,通过持续开展光明东路和交通北路示范路创建,采取上门指导、督促整改、帮助解决等办法促进商户落实“门前三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共建共享治理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