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29日

“莲叶满池,草木葱郁,傍晚时分坐在微凉的庭院,或煮茶或斟酒,或三五好友闲聊或一人独坐。天边,余霞成绮;耳旁,蛙鸣阵阵。”

夏日长

张君燕

古代诗人描写“夏日”多与“长”搭配,唐代诗人李昂表白“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白居易感慨“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顾太清轻吟“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高骈描绘了一幅“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美丽图卷,引来明代诗人张宁隔着几百年的光阴唱和“碧山亭馆抱回塘,门巷阴阴夏日长”。

是呀,夏天总是悠长的,长长的影子,长长的天光,长长的蝉声与蛙鸣。儿时,夏日午后,我喜欢躺在竹床上看奶奶做针线活。奶奶腾出手来拍拍我的背,轻声说:“快睡吧,下午的晌还长着呢!”可是,我哪里睡得着,闭上眼睛再睁开,躺下又坐起来,翻来覆去折腾个不停。

看我不肯睡,奶奶也不再勉强,她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我讲各种有趣的事情。奶奶说,冬至过后,白天时间会一天天变长,“一天长一线”,直到夏至,白天时间达到最长。“长一线是多少?”我问。奶奶举起手里的针线,笑着说:“就是我手里的线呀。”

古时人们没有钟表,就用手上的活计来衡量时间。古代女子们多围坐在一起缝衣服、纳鞋底,每次用一根线,不能太长,不然手拉不开;也不能太短,否则要频繁换线。所以穿在针上的一根线一米左右长,而这一根线缝完时间大约一刻钟。本来做完手上的活刚好天黑,可不知不觉女子们发现,每天在天黑前都可以多缝一根线,这时才惊觉,哦,原来是夏天来了,白天变长了。

奶奶的讲述让我忍不住笑起来,真有意思,抽象的时间变成了肉眼可见、可以触摸的线条,可比看钟表、日历好玩多了。后来,奶奶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模糊,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时,天光依旧大亮,奶奶还坐在我的身边穿针引线,蝉还在树梢高叫,阳光穿透茂密的树叶在青石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不曾往前挪动半分。

《尔雅·释天》有云:春为发生,夏为长嬴。夏天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天气愈热,万物愈加生机勃发。我曾抱怨夏日苦多,要是天天来一场雨,把气温往下压一压,该多凉爽。奶奶摇头道:“傻孩子,真要这样,庄稼就没法生长,你就得饿肚子了。”小时候不明其意,长大后方才信然。确实,“夏之得炎,炎不信则草木不长”,夏日的魅力可能就在于万类竞绿、苍翠葳蕤。

所以,我总认为,“夏日长”不单单是指天光的长,更代表万物的生长,一个字两种读音、两种意义,都囊括在了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里。夏花绚烂之际是夏天最鼎盛的时期,这般丰盈与充实令莎翁都忍不住赞叹:“人间一切瑰丽不免褪色,湮没于不测风云或沧桑世事。而你一如仲夏繁茂不曾凋谢。”

莲叶满池,草木葱郁,傍晚时分坐在微凉的庭院,或煮茶或斟酒,或三五好友闲聊或一人独坐。天边,余霞成绮;耳旁,蛙鸣阵阵。于是,无限悠然与惬意便尽收在这绵长的夏日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