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09日

精细化管理 精准化施策

通州:“数字扁担”挑起农业科技创新大梁

日前,走进圆宏万嘉智慧农业基地干净整洁的人工光种植区,一棵棵鲜嫩欲滴的生菜在LED灯的照射下长势正旺,智能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值都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随时远程进行操控。“这种光源是仿照太阳的自然光,生长环境恒温恒湿,蔬菜成长很快,生菜每天有500公斤的产量。”基地负责人王春亮表示。

圆宏万嘉智慧农业基地是我区打造的智慧植物工厂之一。近年来,我区着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等先进科技,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施策和信息服务,为全区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注入新动力,乡村振兴的现代化美景在我区悄然成形。

刘桥镇蒋一村是我区无人农机示范基地,自2019年开始,蒋一村通过土地确权后的自愿、合理流转,以无人化生产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目前,蒋一村集体种植面积约1500亩,陆续引进智能农机约36台,耕、种、管、收等环节基本实现无人化机械操作。“从无人机收割、耕田、水漫到机插,一整套程序全部使用无人机,减少了机手的劳动强度,也节约了种植成本。”蒋一村党总支书记帅斌说。

今年,我区共有万余台农业机械投入夏收夏种,其中无人插秧机和无人植保机被广泛应用。自2019年以来,我区每年拿出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补贴智能农机推广和智能绿色技术应用。目前,全区建成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6个,是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农业数字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区级层面的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并已联网试运行。近日,区农业农村局产业科副科长丁成龙通过电脑登录区级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查看全区农机的整体情况,包括农机总量、类型以及每辆农机的作业情况和实时状态。

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是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涉农数据,整合现有的农业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区三农基础数据调度查询、指挥调度、远程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功能,该平台的运行加速推进了我区农业生产智能化、行业监管精准化、产品经营网络化和决策支持数字化。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夯实平台数据支撑,不断丰富农、牧、渔等各领域特色数字化场景应用,确保平台长效运行,以数字化、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现代化,助力通州农业强区建设。”丁成龙说。

记 者赵建明 见习记者钱吴蝶

通讯员宣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