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07日
“在我的骨子里,一直以外公这位‘半边架’的教书先生为荣。”
我的“半边架”教书外公
马海霞
外公1915年生,是一名教书先生。因外公眼神不好,推木轮架子车不敢用全力,只能用一半力气“试探”着推,外婆瞧不上外公干活这副架势,常喊他“半边架”。后来,外公干脆弃了架子车,都用肩扛庄稼。
有一年秋假,外公要去外地学习,可地里的玉米还正“青”,掰了怪可惜,但他没时间等了,外婆是小脚,几个孩子又尚小,农活留给他们显然不行,外公只好整棵玉米连根刨出扛回家让外婆过几天再掰。母亲每次说起这事都感慨:一亩半地的玉米呢,你外公一个人扛回家的!那时候的老师,一个人带一个班级,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得根据自己特长兼教别的班级音体美,一点儿自己的时间也没有,白天上课,晚上批作业、备课,节假日还要学习开会,有时一个月也见不着人。
外公教书的地方离家较远,虽然回到家后,地里的活儿他都抢着干,但外婆还是比普通人家的妇女干的活儿多,她为此怨言不断,发誓几个女儿将来找对象最好找文武双全的“全架”先生。如不能两全,宁可找个粗人也不找秀才。
我小时候总缠着外公讲故事,外公除了讲国家大事,还爱讲他们学校里的一些事——
他们学校有一个十岁的学生,是个惯偷,县百货大楼都被他偷怕了,他年龄小,又不能把他怎样,只好将他的照片悬挂在百货大楼门口,标注上“此人惯偷”,一为警告,二为解气。学校上至校长下到老师均拿他没办法。那年,学校新调来一位老师,恰好教这位学生,老师便选他当班长,官帽子戴头上,他竟然戒掉了偷的毛病,成为优等生。
外公还常讲一个故事,有一位学生,每天中午吃饭后都第一个到校,老师问他午饭怎么吃这么快?他回答:母亲提前给我煮了凉面,我回到家洗手便吃,五分钟便吃饱。老师不相信,悄悄跟踪,却发现这位学生离开学校后没有回家,而是到附近的玉米地里掰乌米充饥。老师看到后回宿舍煮了一碗面条喊学生来吃。从此,这位学生跟着老师吃了三年免费午饭。
外公众多温暖的师生小故事里从未提起自己,但我觉得肯定有,只不过外公不好意思说罢了。外公性格绵软,为人和气,我从未见他发过脾气。外婆说,旧社会教书先生可以用戒尺打学生,但外公却从未打过学生,连高声吼骂都没有过。
逢年过节,总有学生结伴来看望外公。通常外公和学生们聊半天,走时外公还搞不清谁是谁,外公“不认得”学生,分不清哪些学生混得好,哪些学生有用处,他也从不主动找学生办私事。
外公86岁去世,他走后的这些年,我也常和朋友谈起外公,在我的骨子里,一直以外公这位“半边架”的教书先生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