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25日

好人耀光辉 榜样催奋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激励全区上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激发“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干事创业活力,通州区委宣传部、通州区文明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开展了2023年“通州好人”评选活动,现评选出四季度“通州好人”10名。他们在各行各业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关爱社会、温暖他人,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助人为乐

四十多年如一日

扶贫助困传递爱心的村民

戴云,女,195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石港镇睹史院村村民。40多年来,戴云筹款捐物帮助身患白血病的邢某某一家,经常鼓励他乐观开朗、好好生活;危急时刻暖心帮助村民丁某某就医;义务帮助邻居葛某某进行夏收……她热心捐款捐物、参与矛盾调解,捧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默默无闻、不计回报,为社会、为乡邻做好事、行善举。

退休村干部发挥余热

为群众排忧解难

许芳,女,195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十总镇二爻社区退休村干部。30余年来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乐于助人,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带领10余名老党员成立家事矛盾调解室,把老百姓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退休不褪色,怀揣热情,扎根基层。截至目前,许芳家事调解室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56件,调解成功152件,化解率高达97%,她用灼热真情为邻里乡亲排忧解难。

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施援手

医者仁心显大爱

孟乐源,女,198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平潮中心卫生院医生。工作以来,她用一腔真情和辛勤汗水换来了千百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康。2023年9月5日,她在列车上听到紧急求救寻医的信息后,立即施以援手,对受伤乘客进行检查,安抚其情绪,帮助她咨询上海长征医院专家。孟乐源医生在女乘客需要医疗救护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大爱。

热心“新村民”勇救落水老人

展现人间真善美

王建松,男,1976年1月出生,来自安徽淮南市潘集区,十总镇迎阳村蔬菜大棚种植户。他为人正直、待人热情,2022年11月14日傍晚,得知有老人落水,毫不犹豫跳下河救人,河水刺骨,他凭借坚强的毅力奋力将老人拉到岸边进行施救,使老人恢复意识。救护车到达后,看着老人被抬上车,他默默离开了现场。有一种力量虽默默无闻,但关键时候拯救了生命,时刻闪耀着新时代文明之光。

诚实守信

用行动践行诺言

六旬老人照顾妻子家人四十载

刘万华,男,1960年6月出生,兴仁镇长林桥村村民,南通市启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我们结婚了,你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你从小没有父亲,我一定会加倍对你好、对你的家人好。”1984年,刘万华结婚时和妻子如是说。如今,四十年过去了,刘万华一直对丈母娘一家照顾有加,特别是对小舅子一家几十年来慎终如始,困难时候显真情,关键时刻伸援手,用真心真情做好一个好姑父、好姐夫、好女婿,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积攒善意、践行诺言。

敬业奉献

特教园丁扎根教育27载

点亮学生精彩人生

吴爱琴,女,197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从教27年,她扎根特教园地,用心育苗,让听障学生开口说话;用坚韧锻造奇迹,带领听障少女表演舞蹈《拉丁风情》登上央视舞台;全省首创特教残疾人之家,实现学生从毕业到就业的无缝对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吴爱琴曾获教育部特教园丁奖、中国“好老师”、南通市劳模、感动南通年度教育人物等荣誉。

几十年如一日

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

徐志盘,男,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兴仁镇党建指导员、兴仁镇智能产业链党建联盟党委书记,原徐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岗30余年,他坚持“在群众需求中起步,在群众满意中进步”,打造 “家和徐庄”品牌文化,开创“1234”工作法,创新“类物业式”企业服务,推动“河树房路”环境升级,带领徐庄量变转质变,一路超车领跑飞速发展。徐庄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国家、省、市级多项荣誉,他个人获评江苏省“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

孝老爱亲

不忘誓言,悉心照料

妻子十九载的好丈夫

赵树连,男,1952年6月生,西亭镇龙坝村村民,退伍军人。妻子瘫痪在床19年,他悉心照料、不离不弃,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对妻子的细心却有增无减,他用一个丈夫的担当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是妻子的坚强后盾、乡里乡亲心里的老组长。近年来,先后获评区“文明家庭”、区第三届“十佳孝老爱亲之星”、通州“最美三农人”。

好嫂子义务抚养侄女

照顾小叔子一家

王雪英,女,1949年10月出生,兴东街道土山村村民。她孝敬多病的公公,呵护中风卧床的丈夫,扶助体弱多病的小叔,照顾精神病复发的妯娌,抚养贫穷的侄女长大成人。二十多年如一日,她以柔肩担孝义,诠释了“小家和谐”与“大家和睦”的温暖亲情,传承了孝老爱亲的美德,诠释了一个朴实农民的优秀品质,给乡亲们吹来了一股文明的春风。

好弟媳照顾残疾大伯哥,

用爱诠释孝善真谛

张萍,女,1969年9月出生,先锋街道花园村村民。张萍一直奉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理念,她和丈夫蔡荣清尊敬兄长,兄弟关系和睦。“从嫁给蔡荣清开始,张萍就照顾丈夫残疾的哥哥,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二十年如一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孝善的真谛,善举感动了周围群众和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