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05日

百强榜单进位视角下 通州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考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曹旻凡

 

百强榜单是对一个地区的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高质量发展水平。2023年,通州区列壹城高质量百强区第22名、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5名、赛迪百强区第55名。

一、观百强榜单之“形”,察通州发展之“势”

(一)百强榜单评价体系

受到各地关注的百强榜单,如赛迪百强榜单、壹城高质量百强榜单和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等,这些百强榜单的评价体系在指标设置方面各有侧重,但也存在共性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实力、创新水平、城市品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二)榜单排名变化情况

百强榜单总体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分布格局,从通州自身排名来看,近两年位次较为稳定,以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为例,2023年通州区列第35名,与2022年持平,较2021年提升两个位次。

(三)榜单排名带来的思考

百强榜单既是区域竞争的成绩单,也是发展短板的提示函。通州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3亿元,增长6.4%;科创步伐不断加快,知识产权工作连续两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6%,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5∶1;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减污降碳试点列入生态环境部“正面典型”。对标国内先进地区,通州仍存在一些发展短板,如产业发展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创新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城镇化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可持续发展面临一定压力。

二、寻争先进位之“策”,谋通州发展之“道”

“七虎”竞南通的格局下,通州正处在争先进位攻坚期,要巩固持续向好发展态势,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在打造通州独特发展优势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向实。

(一)提升产业支撑力,让实体经济成为核心优势

锻造现代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赋能焕新传统产业,打通家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批发零售环节堵点,引导建筑企业开拓城市更新、绿色建材等新领域,强化传统产业新型竞争优势。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技术前沿化、层次多元化、产品市场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实现能级跃升。布局培育未来产业,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新型储能等产业加速发展,突出现有优势产业未来化,变新兴发展“风口”为通州靓丽“风景”。

高质量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加快实现集群化发展,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八条重点产业链,找准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加大精准招商力度。以“智改数转网联”工作为抓手,推动企业“用智用数赋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以优质营商环境赋能发展。深化助企服务工作,持续开展服务企业走访调研,准确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诉求,及时有效开展个性化指导。强化政策精准滴灌,动态优化政策体系,推动红利直达快享,切实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

(二)提升科技创新力,让创新集聚成为特色优势

强化创新载体支撑力度。持续打造“南通高新区+二级载体+工业集聚区”的“1+3+N”协同发展格局,提升区域创新发展动能。加快推进平潮科技创新区建设,沿西站大道布局科创功能轴,打造南通科创产业新高地。突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与上海交大、东北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产业研究院,形成“一个重点产业一个大院大所支撑”的创新发展格局。

强化创新主体引进培育。积极融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聚焦通州产业发展图谱,加强跨区域产业协作,主动承接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创新型企业在通州集聚。加大本土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进一步扶持独角兽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孵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强化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深化产学研合作,聚焦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行业“硬科技”。围绕重点产业链需求,持续开展引才活动,推动科技人才与产业供需精准对接。强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以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通为着力点,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提升要素配置力,让融合发展成为承载优势

优化城镇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以平潮、川姜、石港等重点片区建设开发为牵引,强化区域创新引领能级、产业高地能级和辐射带动能级,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产业重镇、生态集镇、旅游名镇,加快形成“一核多极”空间格局。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围绕建设农业强区目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强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构建种产加销服贯通、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全产业链体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宜居宜业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完善配套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营造青年友好就业创业环境,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培训力度。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促进银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四)提升绿色引领力,让生态环境成为经济优势

增强环境保护水平。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高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源头减量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PM2.5和臭氧协同防治为核心,强化监测监控与预警预报的科技支撑,全时全域保障空气质量。

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深化“三线一单”管控方案,按照绿色产业标准要求招引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科学规划布局新能源、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探索“光伏+农业”“光伏+交通”“光伏+大数据中心”等新模式,促进经济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

提升生态经济效益。推进通吕运河两岸整治提升等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内河港口经济和江海联运产业。推动长江沿岸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提升鲜花小镇、洲际绿博园以及渔湾生态旅游风景区等旅游资源,建设长三角北翼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