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23日
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我与人大”征文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上)
从2012年起,我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南通市人大代表。那时,我对“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是陌生的,除了感觉神圣之外,对如何为人民代言是懵懂的。十多年来,我认真学习《代表法》《监督法》等做好人大工作必备的法律知识和政策理论,学习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知识,提升个人素质和履职水平;积极参加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深入企业、社区视察调研,在代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渐渐地,我从履职“菜鸟”成长为稍有履职经验的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一个个令我难忘的小故事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履职生活。
履职伊始,我围绕所熟悉的教育事业,深入到学生、同事、家长、社区群众中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意愿和呼声,通过倾听民意、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了《普通中学应开设心理课程》《普通中学应进行生涯规划指导》《普通中学应开发校本课程》《在学校周边应禁止跳广场舞》等建议,我的建议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对推进教学改革、净化教学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2016年,我第一次把履职目光投向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关于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留住文化乡愁的建议》。“城镇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农村生活住宅与城市差距极小,一座座小别墅整齐划一、错落有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但物质生活的提高挤兑精神本不丰盈的空间,文化记忆、家族观念、风俗礼仪等维系人们情感寄托的乡土观念日渐式微。于是,一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一面是‘回不去的故乡’。”城镇化是无法改变的趋势,如何在城镇建设中留住乡愁?我认为“建设特色小镇”是最佳出路。为撰写这条建议,我没少花心血,作为教育界代表,我更多熟知本行业工作,为使建议提得更有说服力,我“啃”了好几本小城镇建设方面的书,请教了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专家;我独自开车去小镇实地寻访、调查,夜深人静时,反复斟酌、推敲,几易其稿。
很欣慰,我的建议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市发改委、文广新局、教育局、规划局等多部门联动,积极会商研究,他们就办理情况几次与我商量,在小城镇建设工作规划中吸取了我的建议。“在培育创建我市特色小镇过程中,将牢记产业是命门、文化是魂魄的原则,坚持立足特色之本,注重在小镇的‘灵魂核心’上精雕细琢。坚持在挖掘、诠释和传承小镇文化传统上下功夫,尽最大努力保持特色小镇的鲜明性和乡土文化的鲜活性,使特色产业得以保障,也让小镇文化焕发活力,让小镇既能留住乡愁,又能走得更远”。这是政府部门给我答复中的部分内容。目前,市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已开始启动,已有两家特色小镇成功入选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已经申报。
通讯员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