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01日
“西湖处处是景,亦处处是情,情景交融、情深意切。”
情满西湖
金建新
古往今来,探幽赏雅的文人特别赞美西湖的风景。苏东坡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各有其美,渲染了雨中西湖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西湖雨景的朦胧美。他在另一首诗中写的西湖雨景也十分奇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我第一次去西湖是在那年国庆。节日里的西湖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岸边游人如织,湖中百舸争流。白堤行人如织,像一缕长长的白练漂荡在湖面上。我沿着白堤自由行走,在湖滨踏上西湖的游船,兴致勃勃地观赏了“三潭印月”,又乘船向北驶去。湖面宽阔浩渺,平静如镜,近处楼亭回廊翘檐,远方群山幽静深邃。此情此景,仿佛置身蓬莱仙境。
在西湖,短暂的晴朗过后,天空乌云舒卷,变得越来越黑,顷刻间天昏地暗、风雨欲来。遥望北岸,灯光闪烁,点缀着湖边景色,远山、宝塔、楼宇似蒙了层轻纱般缥缈。雨下起来了,越下越大,坐在船舱后面的游人尽管撑起了雨伞,衣服还是被雨淋湿了。但他们全不在乎这些,任凭风吹浪打、秋雨滋润,徜徉在湖上无尽的景色中。闲坐灌满秋风的船舱,我悠然地观赏着无尽的湖光山色,细细地品味着古诗吟咏的意境。
游船终于靠上了岸,我意犹未尽,信步来到为湖水所环绕的孤山,山上林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沿阶而上,来到一处精美庭园,庭园中央是以苏东坡诗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亭上一副对联十分引人注目:“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此联巧用叠字,顺诵倒读均可成联。将叠字拆开,略加移动,可读作“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别有一番情趣。
午后,在时大时小的秋雨中,我怀着一颗虔诚与敬重的心,沿着西湖一路寻踪求迹,相继拜谒了位于栖霞岭南麓的岳王庙、位于孤山西泠桥畔的秋瑾墓,以及为纪念鉴湖女侠秋瑾而建、喻“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意的风雨亭。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那年秋游西湖的印象依然如故、历久弥新。当下的西湖冬雪消融、春桃绽放,成了人们出游的热门打卡地。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西湖,梁祝万松书院同窗共读、长桥十八相送楼台伤别,许仙与白素贞于断桥邂逅初遇、悲欢离合等生动的传奇故事都在这里发生,为风景秀美的西湖增添了绚丽的人文色彩,引得各地游人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领略了西湖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我期盼领略西湖的如酒春雨、如烟绿柳,回味当年初游西湖,感念我的过往青春与情怀。
我对西湖那浓重的山水气息与壮丽的人文景观情有独钟。西湖处处是景,亦处处是情,情景交融、情深意切。西湖之美,不只是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春桃夏柳、秋桂冬雪,也在于白居易、苏东坡等人的高风亮节、清词丽句,在于岳飞、秋瑾等人的碧血丹心、浩然正气,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素贞等人的至情至真、至爱至深,令我敬重仰慕、深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