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9日

“黄海依旧,涛声依旧,尽管历史已翻到崭新一页,中国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但刘公岛还是有着中华民族品咂不尽的沉痛。”

悲愤刘公岛

刘伯毅

去威海旅游的人,可能有一半是奔着刘公岛去的。中日甲午海战虽然已过去了130多年,但留给中国人的悲愤太深了,刘公岛,是一个让中国人心潮激荡、难以释怀的岛屿。

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口,有着“不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是清朝北洋水师发迹、壮大以及覆灭的见证,不到10平方公里的岛上,处处都有北洋水师的遗迹。张爱萍将军书写的“甲午海战馆”最引人注目,整个馆被设计成了一艘被海水吞噬、搁浅的舰艇,倾诉着当年甲午海战的满腔悲愤;而一组组生动逼真的水师官兵塑像,默立在即将沉没的甲板上,无言又满怀深情地望着我们,像要把战斗下去的重任交付给我们。

这里完全采用电、光、声、色等高科技手段,营造了一百多年前甲午海战的实景,我们如临当年战场,全然忘了参观。宽阔的环形屏幕上,在蓝天碧海间,日寇舰艇打着美国旗号,主动侵犯我国内海,待与北洋水师对峙时,才换上日本太阳旗,这是违反国际惯例的流氓行为。对于甲午海战,大清是被迫的“遭遇战”,而日本是蓄谋已久的“攻击战”。北洋水师忍无可忍,以“人”字形的大雁飞行队形冲入敌阵,炮声隆隆,火光闪耀,炸起的浪花铺天盖地,仿佛溅到了参观者的身上。置身馆中,好像亲眼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卑鄙、疯狂和残暴,领略了我水师官兵同仇敌忾、誓死守疆的英雄气概。

战斗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拒绝进舱,仍坐在甲板全体官兵看得到的地方,指挥战斗,鼓舞士气;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战舰受重创时,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战舰“吉野”号,决心与其同归于尽,“撞沉吉野,撞沉吉野……”呐喊声冲击心灵,但舰体不幸中鱼雷沉没。随从给邓世昌抛来了救生圈,他的爱犬也在身边护着他,但邓世昌看了一眼倾斜的舰体,满怀悲愤,自沉殉国。

参观完几个气势恢宏的展厅,迈过出口,我仍久久沉浸其中,头顶着烈日,脚好像还在颠簸的海上晃动,耳边依然回荡着“撞沉吉野,撞沉吉野……”的怒吼声。就这样,一路走到北洋水师提督署衙门。提督署衙门背倚青山,坐西向东,望着大海,透着一种庄严肃穆之气。两山犄角间,竖着一柱银白色的死难将士忠魂碑,碑前有白酒鲜花等供品,也有抚摸碑座的游客,整个纪念碑如蓝天碧海间永恒燃着的一根清香,寄托着哀思。我情不自禁走上前,深深地鞠躬,为我们先辈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精神所感动。

刘公岛上有许多古炮台,也有从海里打捞的水师大型舰炮和鱼雷、舰桅等,让人心情沉重。当年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的海军军费被西太后挪用,再加上北洋大臣李鸿章在战与不战间徘徊不定,以至大敌当前,仍议论不决,军心不稳,最后被逼上阵,打了没准备之战,只能败下阵来。当时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论吨位和坚船利炮和日本不分上下。海战时,尽管大多数将领能不计生死、英勇冲击,兵士中也有像王国成这样的神炮手,却仍然一再受挫,几乎未对敌人构成威胁。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交战双方中,许多将领曾经同在英国海军训练培养,有的还是同班同学,由于清王朝目光短浅压缩军费,缺乏实战演练,缺乏统一意志,临战时乱作一团,甚至各自为战。北洋水师的失败,让国人看不到希望,普遍痛心迷茫。

黄海依旧,涛声依旧,尽管历史已翻到崭新一页,中国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但刘公岛还是有着中华民族品咂不尽的沉痛。在从刘公岛返回威海的渡轮上,许多人在谈论这段历史,翻看传阅邓世昌等将士塑像的照片,毋忘国耻的爱国之情激荡在游客心中,犹如大海拍岸的浪涛,在耳边、在心中,久久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