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4月18日

萤火虽微 愿为其芒

——二甲中心卫生院一线抗疫群英谱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座南通城按下了暂停键,而此时,二甲中心卫生院的所有医务工作者们枕戈待旦、勇往直前,踏上了“疫”线战场。

“明天继续全员核酸检测,大家已连续奋战多日,身心俱疲,但疫情面前,希望大家继续坚持,拜托大家了!”4月11日晚上九点多,二甲中心卫生院院长周卫星还在院工作群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从3月30日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开始,周卫星就不分昼夜地忙碌着疫情防控工作,一边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一边在工作群里安排工作,大至整个环节的统筹安排,小至车辆通行证、物资供应等各种前期准备工作,他都一一跟进。“周院,路封了,运送物资的车过不来怎么办?”“周院,采样试管不够了,能不能临时调度一些过来?”有问题找周院,在大家心里,周院不仅是“总指挥官”,还是一个“百事通”。

随着4月6日第37号阶段性动态升级防控措施的出台,金沙、二甲的许多道路被封,给大家的上班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原本十公里左右的车程现在绕道要走二十公里。由于全员核酸检测要求早晨5∶30到位,6∶00准时开始。许多同事为了不耽误工作都是凌晨三四点起床,有的干脆就住在单位。连续六天连轴转,每天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采样,加上那几日气温攀升,一轮下来,脱下防护服,全身湿透不说,颈肩酸痛、头晕目眩亦是常事。但经过简单的休息调整之后,大家又斗志昂扬地投入到下一轮采样中去。

发热门诊的护士陈夏慧有着“援扬”的特殊经历,已是战场老将,这次守护自己的家园,她更觉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发热门诊每天早晨七点半准时开展工作,上午采核酸,中午准备下午各点位重点人群采样的防疫物资,下午忙着接收大量标本,弯腰整理,对每一根试管进行扫码,然后封箱,一蹲就是好久,到最后站都站不起来了。有时候出去采核酸回来晚了,整理好标本已是夜里十点多了。陈夏慧说:“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已经十多天没有休息了,但大家从不喊苦叫累,只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回归正常的生活。”

4月8日,在重点人群筛查中发现宝云山村出现一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为重点排查、防止疫情扩散,随即对宝云山村展开上门采样。去年10月刚参加工作的朱淯妃,第一次变身“大白”,和大家一起,顶着高温,肩背采样所需物品,挨家挨户地跑,汗流浃背。有时候上午的采样刚结束,还没来得及喘息,又紧接着转战下一场。一天下来回到家中,裤子湿得都能拧出汗来。虽然又苦又累,但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当“大白”帮助大家,朱淯妃内心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同样,根据各村委的“清零”要求,需要对排查到的一次核酸检测也未做过的年迈、独居、行动不便、长期卧病在床等人员进行上门采样。护士长凌丽和医生曹香琴顶着高温,沿着乡间小道,深入各家各户,开展敲门行动,在顽强意念的支撑下,两天内完成100多人的上门采样。

入夜,驾驶员黄福兴还开着120车前往指定地点接收防疫物资。由于封路,许多运送防疫物资的车辆进不来,今年即将退休的黄师傅和几位同事深夜到路口和运送物资的车辆对接,再把物资拉回医院,搬运、清点。白天他还要负责接送大家到各点位采核酸,晚上再把大家安全送回医院。由于每个小组结束的时间不同,为了让大家尽早回来休息调整,黄福兴一天要来回跑上许多趟。老骥伏枥,二甲中心卫生院还有不少同黄师傅一样年近六十,依旧任劳任怨、默默坚守着自己点位的老同志,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银发战士。

“这是今天去宝云山村的登录账号”“大家结束后把各点位的数据报给我汇总统计”,工作群里,护理部主任易建平正在发各点位的账号使用安排。面对当前压力巨大、任务繁重的防疫工作,原本受伤骨折应在家安心休养的易建平,也时刻关心着医院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主动承担起了报表整理、数据汇总等任务,操心着护理部大大小小的事务。

十多个日日夜夜,医院里有人为了照顾路途较远的同事,每天清晨五点多准时到达采样点位;有人在核酸检测基地夜以继日地埋头作战,与病毒赛跑;有人深夜冒着大雨还在外奔波,挨家挨户上门采样……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萤火虽微,愿为其芒,荧荧之光,可照旷野。抗疫一线,勠力同心,只为守护百姓,凝聚起战胜疫情的万丈光芒。

通讯员 沙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