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18日
通州推进共同富裕的对策思考
通州区委党校 张洁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不断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建设,拓展富民增收新渠道,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富民强村与乡村文明相互融合、基层建设和治理创新同步提升的通州特色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但农村仍存在居民收入构成不够优化、产业质效不够高、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农村仍然是通州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新时代新征程上,通州进一步推进农民共同富裕,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党支部带领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克服市场经济趋利本性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的缺陷,为推进农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一是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结合农村环境治理、河道疏浚、道路建设等盘活集体水土资源,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增加占补平衡收入。二是发展“资产盘活型”集体经济。可以通过出租、联营、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及宅基地,用于发展乡村民宿、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特色经济;盘活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入市或合作联营等方式开发利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发展“产业带动型”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农户”,从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入手,以农户庭院经济破题,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四是发展“合作共享型”集体经济。村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承包合同签订、股金分配等事宜,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有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亦可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其他经济主体进行合作,通过投资入股、组建经营实体等方式实现互惠共赢。
二、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提升乡村产业生产质效
一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规划引导,以示范村、产业兴旺先进村培育为抓手,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争取实现百花齐放的乡村振兴新局面。加快区级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生产大数据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监控与精准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产品销售大数据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品质提升,促进农民增收。二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在“特”字上做好文章,做大做强本地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现代渔业、生态畜牧、农旅休闲、加工出口六大产业。三要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稳定和保障粮食安全与重要农副产品供给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等形式,跨界配置农业生产要素,促进乡村生产要素向高质高值高效领域转移。通过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深度融合,让农民共享拓宽农业产业边界的增值收益。四要逐步完善直播电商体系。成立直播电商行业联合工会,组成直播部、销售部、物流部等部门和分支,完善销售网络,拓宽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扩大农村居民增收渠道
一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将村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把资源、资产、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入股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探索乡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机制,盘活“沉睡”的农村土地资产。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全面实现线上交易,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应进必进”。二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落实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在土地经营权入股、存量宅基地有偿退出、“同地同权同价”等农村“三块地”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构建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真正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提高农民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份额,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稳定的农企之间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式”生产、采购,让农民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推动城乡居民在同频共振中实现共同富裕。三要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业资源生态保护与转化途径,稳定增加农民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权益保护,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充分保障农民工社会基本保险权益,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的参保率,建立农民工失业救助体系。
四、挖掘培养农村各类人才,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本土能工巧匠“用”起来。加快培养本土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支持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挖掘乡村能工巧匠,鼓励创办特色企业,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通过优秀人才评选、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选树一批本土先进典型,引导本土人才力争上游,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各方乡贤精英“引”进来。加大政策扶持,通过及时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政策,吸引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创新。搭建创业平台,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创业园等平台建设,突出项目带动,通过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吸引实用人才到农村创业。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可以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精锐力量充实到乡村振兴一线。三是善用体制机制“管”起来。建立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在工资待遇、职务晋升、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建立“绿色通道”,激励人才扎根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建立定期交流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协会,提高各地实用人才的组织化程度和合作化水平。建立“服务专员”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等“一条龙”服务,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加强人文关怀,在心理上多关爱,精神上多关怀,生活上多关照,尊重人才的合理诉求,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