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18日
“垃圾分类新时尚 争当环保小卫士”2023年通州区垃圾分类征文比赛一等奖
垃圾桶在2023
兴仁中学九年级7班 张雅晴
夏日晴好,太阳晒热的花草、树木和砖石的气味萦绕在我身边,暖意在微风中舞蹈、流动。我平复着心中的激动,静静地同几位伙伴站立在街角。
初见这个世界,我低头看着自己蓝色的身躯,再抬头望向身着红、绿、黄各色的伙伴,感到“新生儿”特有的、对自己诞生意义的不解。我不就是个鲜艳的垃圾桶?这与一般的垃圾桶有何两样?一旁的叔叔和颜悦色地说道:“你们四位,是专为垃圾分类而诞生的。”初听时,我不以为然——垃圾还需分类?这不就是多此一举吗?往后学习,我才知道:随着人类数量的增加,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也随之增多。当数目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多余的垃圾便无处安放,最终危及环境乃至人类的安全。通过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四类,不仅能将部分垃圾再循环利用,减少浪费,更能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构建更美好的世界。了解自己使命的重要性后,伙伴与我相视无言,但我们心中都郑重起来。因而我盼望早日面向大家,盼望早日履行自己的职责,盼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净化世界。
再见这个世界,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伙伴与我一同被送往了工作岗位——这是一个小区的显眼处。我站得笔挺,等待着人们的到来。微风如蜻蜓点水般掠过树梢,吹动了我的心绪。未知的未来,在迷雾散去的时候逐渐明朗,我的目光投射到那里,似乎也不再遥远。
伴随着日光的苏醒,我见到了一位老人。他步子很稳当,从容不迫地向我走来。我们颇为忐忑,却又很期待。他来到我们面前,仔细地将垃圾按类放入我们几个垃圾桶中。我的心瞬间充满了喜悦,一切都在按照应定的方向迈去。正当我惬意地等待下一位居民的到来时,一旁的厨余垃圾却是一声惊呼。我寻声望去,这位绿色的伙伴指着刚丢入自己头顶的开心果壳,手足无措地说:“朋友们,这可不该放在这里啊!”我闻言,看向其他垃圾,他很无奈,对我们道:“唉,人们可能都以为干果壳就是厨余垃圾,但像开心果壳这般坚硬、难以腐蚀的种类,应算在我头上啊。”在难忍的烈日中,我们却如坠入冰窟,无助地等待着。
在这般处境下,一群稚童们嬉闹着,像旋风般转眼就来到了我们面前。为首的孩子领着稍小点的孩子们,有序地丢入垃圾。我低沉的心仿佛落入石块,死寂的潭水又生机勃勃起来,渴求着他们能发现开心果壳的错误。许是我们几位伙伴内心的祈愿太过强烈,一个眼尖的小男孩指着厨余垃圾头顶上的开心果壳,疑惑地问着伙伴们。大家也分为了两派,探讨着开心果壳的种类。万幸,在讨论声渐渐消失后,孩子们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用带着的小手帕兜住开心果壳,移至其他垃圾中。在草木葱茏的阵阵暑气中,我与伙伴相视一笑。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行,人们对垃圾分类和处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得越来越好。人们对垃圾分类早已习以为常,垃圾分类似乎已经迈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彼此心照不宣的符号。这份现代化的符号,不仅被赋予着环境保护与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也正昭示着社会文明向前的一大步。
“我是处于2023这个时代的可回收垃圾桶,不只是我,我还有三位伙伴。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为人们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我在心中默念着自我介绍,准备将自己介绍给所有人,成为绿色社会的基石,成为大美中国的先行者。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定能构造一个“人人环保、物物有用”的绿色世界。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在无尽的、让人眩晕的夏日里,我挤在踊跃践行垃圾分类的人流中,看着终点的那抹绿意,微笑着顺应着潮流,向前迈开步子,奔跑在此方天地之下。
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伟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唯有行动,方能践行垃圾分类;唯有行动,方能构建绿色社会。
(指导老师:孙均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