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19日

金秋蟹肥迎丰收

图为刘元春(右)正与工人一起捕捞大闸蟹。 徐浩翔 摄

秋风起,蟹脚痒。眼下正值螃蟹上市季节,在东社镇东平村的刘元春螃蟹养殖基地,500多亩优质螃蟹迎来大丰收。

早上八点,刘元春按照订单在蟹塘里起地笼、捕捞大闸蟹,忙得不亦乐乎。没过多久,600多斤螃蟹进入网箱。工人们将捕捞出水的螃蟹进行分拣、过秤、绑线、包装、发货,销往泰州兴化的农贸市场。“今年气候条件好,螃蟹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预计总产量能达到5吨。”刘元春手里拿着螃蟹,脸上挂满笑容,“按市场批发价,单重2.5两~5两的螃蟹批发价每斤60~90元不等,今年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2020年,如东人刘元春来到东社镇东平村,投资100多万元流转了200多亩废弃池塘养殖螃蟹,目前,规模已经扩大到500亩。每年春节过后,刘元春就会及时清塘,引入小蟹苗,以玉米、螺丝、黄鱼等为饲料进行纯生态养殖。

“养殖螃蟹一定要有一塘好水草。”刘元春说,他在蟹塘里种植了水韭菜,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经过水草的净化后,蟹塘的水质不但清澈而且含氧量高,养出来的螃蟹个头大、鲜味浓,深受市场欢迎。经过多年的摸索,刘元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螃蟹养殖诀窍:好饲料保证螃蟹肥美,好水质保证螃蟹品质,定期增氧保证螃蟹健康。他的蟹塘也成为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南通推广示范基地。

每年的9月份到第二年春节是螃蟹的销售旺季,在此期间,刘元春的螃蟹养殖基地订单络绎不绝。“我们主要销往上海、泰州、无锡的水产市场,螃蟹到了那边都是一抢而空。”因蟹肥价美,刘元春的螃蟹一直不愁销。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全区共有河蟹养殖面积约6000亩,每户规模一般在50~200亩,百亩以上面积的有22户。区水产站党支部书记蒋建斌介绍,当前正是河蟹红膏育肥的关键节点,要加强管理确保丰收。“现在昼夜温差比较大,会导致池塘缺氧、倒藻等一系列问题,一定要加强河蟹管理,包括水质调理、水草养护、饵料投喂等,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蒋建斌表示,为确保螃蟹丰收,区水产站工作人员将开展送技上门活动,助力养殖户增收致富。

记者沈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