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09日

大德日生 慈善吾责

——记南通市通州区悦慈老年公寓暨南通悦慈护理院

悦慈老年公寓

环境幽雅整洁的护士站

医生巡查老人病房

早就听说南通市通州区悦慈老年公寓暨南通悦慈护理院报效桑梓,设施一流,管理严格,服务优质,闻名遐迩,是全省“精神文明·和谐老年公寓”、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新年伊始,笔者来到此处,所闻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反哺桑梓 先贤誉满通州

欲写悦慈老年公寓,不由得需追溯它的渊源历史情结,提起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他就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慈善家张謇先生。

张謇一生在做实业的同时,热衷慈善事业。他的著书立传中记载着大量的慈善金句——“使天下之人皆得自养其老,是则养老之大者,王政是也”“人在一方,则其地之实业、教育、慈善皆吾责也”“仆念乡里老人,因有所失而无告者,愿以觞客之钱,建养老院”……

张謇是慈善的倡导者,更是慈善的实践者。1906年,他在通州创办第一个育婴堂。1912年,张謇六十寿庆前给儿子立下“十年更建一(养老)院之约”,出资“六万八千有奇”之银两创办了家乡第一所养老院。随后,张謇加速实施他的“十年计划”,至1922年,共建成3所养老院,造福无数家乡老者。

传承血脉 后裔光大福祉

张振武,张謇后裔,身体里流淌着先辈的热血,有着深厚的慈善情结。

1994年,张振武辞职闯荡上海滩,一路拼搏,终于在上海站稳了脚跟,成功创办上海武玉机电设备安装公司。

进入新世纪,初备原始资本的张振武开始谋划继承先辈遗志,回馈桑梓。2012年初,正巧金沙党政领导赴上海招商引资,希望有企业家返乡投资创业,这与张振武的意愿一拍即合。但这也意味着他要把创业8年挣到的血汗钱全部投入养老院建设。家人被他这个“荒唐的决定”惊住了,一众老板也劝他:“你疯啦?那是个亏本的买卖!”但想到通州30万老人的养老和急剧攀升的社会老龄化问题,张振武初心不改,他坚毅地说:“不怕!我有机电安装老本行做后盾,可以‘以企养老’。”张振武随后征地24亩,一期工程占地15亩,投入5000万元,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于2013年1月在金沙虹西村创办了通州区悦慈老年公寓。

设施一流 堪为全国标配

走进悦慈老年公寓、护理院,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这是一座按照二级医院标准配置的花园式养老基地,分为两个区域:公寓设床位302张;护理院设床位121张。房间内,电视、宽带、空调、24小时热水供应、紧急呼叫系统等一应俱全。院内还配有陪聊室、阅览室、健身房、棋牌室、卡拉OK、老年大学等。运营10多年来,床位入住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公寓、护理院管理严格,“四个一”制度雷打不动:每天召开一次晨会、每周召开一次管理人员会议、每周培训护工一次、每月召开一次全员大会,全体员工各司其职,做到“所有标准成为习惯,每个习惯符合标准”。

设施数一流,管理上档次。公寓被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批准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被中国社会组织评为“AAA级诚信企业”,先后通过省和国家“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被列为“智慧养老科技项目”。2023年3月又通过三星级养老机构评定,被列入长三角提升服务质量示范点项目。公寓、护理院建办以来,共接待国家、省、市、区党政有关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考察、参观近千人次。

“五心”服务 彰显人间大爱

走进悦慈公寓、护理院,“关爱老人 胜过亲人”“家一样的温暖 亲人般的呵护”……200多面锦旗、40多封感谢信让人目不暇接。这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充满人间真情,是对“悦慈”最高的奖励。

悦慈养老公寓、护理院秉持“替政府分忧、帮儿女尽孝、对社会负责”的理念,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孝心“五心”服务,抒写了一篇篇人间大爱的温馨故事,赢得了老人及其家属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金新街道狮子桥村刘某英刚入驻“悦慈”时很不习惯,情绪几近崩溃,管理员派心理疏导师给她精神慰藉,护工们“投其所好”,悉心照料,终于使她有了“家”的感受。金沙街道双龙村季水芝由其孙女择住公寓,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护工就把饭菜破壁成半流汁一勺一勺地喂,老人弥留之际,亲属无法亲临,护工24小时不离不弃,直至老人安心离世。三年疫情期间,“悦慈”实行封闭式管理,多位员工连家里老人病重、婚丧大事都没回家。许多老人家属为表达感激之情,私下给医生、护士、护工塞红包,但在“拒收一切红包”的“铁规”面前,无人越此“红线”,几番退让无效,就上交财务纳入老人生活账户,并开具发票交给当事人。

在“悦慈”,这样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张振武还把“大爱”做到了院外。10多年来,他共向家乡捐赠近30万元,获通州区“慈善爱心奖”,被评为区“十佳慈善之星”“最美三农人”。

老骥伏枥 做大道德文章

大爱无疆,慈善无垠。奔跑在慈善事业的阳光大道上,张振武永不满足。他说,人生最高的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面对老龄化问题加剧、养老机构床位紧缺的现状,以及国家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鼓励民间建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张振武决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探索具有南通特色的医养结合新模式、新路径,打开医养结合新局面。眼下,他正着手计划再投资1亿元启动二期3栋楼的建设,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新增床位482张,为家乡的养老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陈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