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09日
谋定六大赛道 未来产业布局建设正酣
日前,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全面布局未来产业。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多方正在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造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计算机等一批标志性产品,丰富应用场景,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国正着眼长远,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实施意见》从技术创新、产品突破、企业培育、场景开拓、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到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在全面布局未来产业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前瞻谋划部署,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技术创新—前瞻识别—成果转化”的思路,推动前沿技术产业化。包括,面向六大重点方向,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打造未来产业瞭望站,跟踪重点领域科技发展动向;定期发布前沿技术推广目录,高水平建设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与此同时,多方将围绕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6G网络设备等领域打造标志性产品,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打造百家领军企业,开拓百项典型应用场景。此外,地方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孵化培育链条,强化场景应用牵引。例如,江苏计划围绕氢能、新型储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前沿科技,支持国有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设验证场景;安徽提出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布局量子信息领域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突破下一代智能终端,发展适应通用智能趋势的工业终端、面向数字生活新需求的消费级终端、智能适老的医疗健康终端和具备爆发潜能的超级终端;做强未来高端装备,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产品。同时,加快工业元宇宙、生物制造等新兴场景推广;依托载人航天、深海深地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加速探索未来空间方向的成果创新应用。
此外,从围绕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专业领域制定专项政策文件,形成完备的未来产业政策体系;到完善金融财税支持政策,鼓励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等加大投入,引导地方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相关举措将优化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环境。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向记者表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地方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等措施,有助于地方结合自身产业资源禀赋,满足未来产业市场多层次化、细分领域个性化的资金需求,带动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