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20日

做特殊教育教师,我最擅长“投其所好”

陆灵俊

“走在二楼走廊里,远远就听到尖锐的叫声。走进教室,我看到一个小男生在拼命地拍打自己的脑袋,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头时不时地撞击着课桌……”

这是我2015年初到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任校长时所写的一段教育随笔,也是我初次近距离接触自闭症儿童。带班教师告诉我,这就是部分自闭症儿童的常态。要问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是“无奈”的,甚至可以说是“崩溃”的。但是,我始终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探究“如何让特殊儿童获得最大程度的教育收益”,成为我近年来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通州特校举例,聋生数量逐年减少,而培智学生(尤其是自闭症学生)数量却逐年大幅增多。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极大,他们的症候群、障碍程度、行为表现方式均不相同,因此,每个特需学生都有独特的发展点,需要个性化的特殊支持和干预措施,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教师如若用一样的教育手段对待所有学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部分学生的情绪问题行为也会随即出现。

通过教育观察与实践,我发现,作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要擅长对特需学生“投其所好”。很多人会认为“投其所好”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但我认为把它应用于特殊教育情境中再适合不过了。《新华词典》中对“投其所好”的定义是“迎合别人的喜好”。将其嫁接于特殊教育领域中,就是要求教师要迎合特需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它用于自己的教学与管理中。

那么,在实际特殊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中,我们该怎样做到合理、科学地“投其所好”?

诚诚是一名从普校转介过来的学生,唐氏综合征的患者,具有一定自闭倾向,认知发展相对较好,但安坐能力极差,存在情绪问题行为。她刚开始转来我们学校时,每天都有学生和老师跑来和我告状:“诚诚上课又跑了……”但是通过磨合,通过我们对她“投其所好”,诚诚发生了改变。下面,结合我与诚诚的故事来分享对特需学生“投其所好”的小诀窍。

一、了解特需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在学生入学伊始,我就要求全体教师做好班级学生兴趣爱好的调查工作。一方面,可以与特需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如孩子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玩具、最喜欢做的事情等。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校生活中表现出的兴趣点,以获得更多信息。诚诚的妈妈告诉我,她特别喜欢弹钢琴。通过观察,我发现诚诚喜欢做活动性强的事,比如她在美术课、音乐课上从不乱跑,表现出了极强的参与感,特别喜欢画画、唱歌;课间,她喜欢用电话手表放音乐并跟着手舞足蹈;翻看她的本子,发现她把库洛米贴纸贴满了整个本子。但是我们还发现,她喜欢“偷拿”其他同学的铅笔,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每次的回答都只有两个字“喜欢”。

二、以趣为基,制订个性化教学管理计划

根据前期对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调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管理计划,将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融入教学与管理中,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有意义和乐趣。基于诚诚的现实表现,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与管理设计。

首先,针对诚诚安坐能力较差以及“偷拿”铅笔的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份行为奖励表,采用视觉化的形式,向她展示了“安坐”和“不拿铅笔”的物质奖励,即安静地等待沙漏结束不离开座位奖励一个库洛米贴纸,一天不拿同学铅笔奖励一个贴纸,五个贴纸可以换一支铅笔,反之则扣除相应的贴纸。诚诚对此表现出了极强的兴趣,行为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其次,联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设计中融入活动性元素,如生活语文教学中融入角色扮演环节,鼓励学生把故事表演出来;生活数学教学中采用活动贯穿形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游戏中解决数学知识。活动性元素的渗入,诚诚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上课安坐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最后,组织小组活动、伙伴学习等,增强社交技能。由于诚诚是插班生,加之其前期暴露的部分问题行为,她与同学之间的同伴关系出现了不良发展态势。基于此,结合智障学生的榜样模范心理特点,我们充分发挥诚诚爱表现、爱跳舞的喜好,让她担任学校广播操领操员,逐渐让其他同学接纳了这位新伙伴。同时,建立学习小组,发挥其认知发展相对较好的优点,引导诚诚在小组学习中发挥榜样作用,帮助组内其他同学,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三、拓展教育场域,最大限度发挥“兴趣”余热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利用并发挥好特需学生的兴趣,让兴趣为学生带来更大的价值。教师可以与家长、专业人员和社区资源合作,共同支持特需学生在兴趣和爱好方面的发展。寻找相关的专业培训、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因为诚诚喜欢弹钢琴且乐感很强,我们和她母亲约定,在不影响他人生活的前提下,只要她想弹琴、唱歌就都让她表演;学校为她组建了一支小乐队,诚诚担任钢琴手,每周五下午定时举行乐队排练,同学们在一起总能其乐融融。此外,我们联合残联和康复机构,开展“小明星”才艺展示活动,当观众给予诚诚热烈的掌声时,她开心得手舞足蹈。

诚诚的变化令我和老师们有了满满的成就感,她成了同学眼中的“小明星”。要做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我们真的特别需要擅长“投其所好”。在特需学生教育与管理中,恰当地利用好“投其所好”,充分了解并利用好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和管理策略中,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他们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个体发展、营造同伴关系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以趣为基,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同促进特需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