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4月11日

“因为生活并非只有一路向前,有时也需要停下来,欣赏路边的美景。”

余地

凌华

每次开车上高架,我都要把车速控制在最高限速下5公里左右,即使别人争先恐后地从身后潇洒超越,我也不为所动,仍然保持着当前车速前行。首先,我是新手不敢过快,其次,预防不小心超速被罚,最关键的是万一发生意外,有一定余地应对。

余地就是在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留有那么一些空间,虽然只是那么一点,却给了我们更多回旋的余地。在生活中,余地每时每刻都在默默诉说着它的智慧与哲理。

物与物之间留余地。我们在过桥时,经常可以看到桥梁与陆地之间留有一条缝隙,有的在其间充满柏油,有的在中间用木材填充,后来我才知道,这在建筑学上叫作“伸缩缝”,以防空气冷热变化时,应对结构体收缩或者膨胀之需。

做事要留余地。电工在装修布线选择导线时,不是按目前的负荷计算的,而是留有一定余地,确保以后即使用电负荷增加,也无须重新布线,照样能安全、舒心用电。

人与人之间留余地。我们经常会看到陌生人之间、同事间、甚至亲朋好友间因一点小事发生争执,甚至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争得面红耳赤,却忘记了给对方留点余地。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如果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给予对方一定的理解和包容,自己暂时做一点小牺牲,就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得失一目了然。

清代名臣曾国藩曾说过:“福不享尽有余德,势不使尽有余力,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心不用尽有余量。”他用切身感受提醒我们,无论说话、做人、做事、处世,都要给别人留有余地。

待人做事给别人留点余地,既是为人之道,又是一种做人艺术。俗话说,给别人留余地等于给自己留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时间一长,你会觉得任何时候都能从容应对,且进退自如。

待人做事给别人留点余地,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还充满着辩证法。古代人们围猎捕兽时,有条规矩便是网开一面,只围三面。据说是为了保证猎物的繁衍生息,而不至于竭泽而渔,同时也为了避免猎物因没有出路而全力反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然,有时在面对私心私欲强烈的小人时,余地不能留得过多,否则反而助长了小人得寸进尺的嚣张气焰,这也许就是辩证法。

当然,给他人留余地,也别忘善待自己,给自己的生活留一点喘息的空间。我们在追求更多成就、更高地位时,不要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因为生活并非只有一路向前,有时也需要停下来,欣赏路边的美景;工作并非只有任务,有时也需要反思和总结,为未来的路做好铺垫。在忙碌之余,抽时间陪伴家人,去感受亲情的温暖;在压力之下,有机会去放松身心,追寻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信念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