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21日
“只有阅读,才能让人拥有一种潇洒出尘的心境,才能让人进退自如,即使清贫也不感到沮丧,即使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渴望静静地阅读
刘伯毅
杨绛在《干校六记》里写道,她曾经指着新搭的窝棚问钱钟书:“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钟书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我很喜欢这表述的朴素及真诚,是“认真想”过才说不能,因为“没有书”。钱钟书视书籍为生命中一桩极重要的事,如同水、阳光、空气还有爱那样重要。
钱钟书在“文革”非常时期人身不得自由时,还盼望阅读,更别说现在完全自由的我们。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位永远不变心的朋友,一笔永不消逝的财富,一眼永不枯竭的清泉,一支永不磨灭的火炬——那,就是书。”阅读妙不可言,阅读能移时,千年置于目下;阅读能缩地,万里挪到眼中;阅读能泽人,凡夫变成智者;阅读能润世,人类趋于文明。书籍这样的朋友,如果不交往、不拥有,肯定是人生的憾事。
的确,阅读使知识丰盈,也使精神得到陶冶和感化。阅读,是慢慢滋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会一点一点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丰富自我。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有益人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大圣人孔子一贯提倡的治学之法。所谓“学”,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指占有知识;所谓“思”,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一个人如果不阅读,则必然流于空泛;而只注意知识积累,则会落入不切实际、无所适从的地步。治学,要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但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是思考的基础和前提,至关重要。
红尘世界,我渴望静静地阅读。没事喜欢去图书馆,不仅因为那里有浩如烟海的书籍供阅读选择,还因为那里有一种静静阅读的气氛,有许多同样渴望静静地阅读的同道者。在这里一切事情暂时都可以置之不理,悄悄找一处地方坐下,把时间交给书本,眼睛在文字上行走,身体就像被灵魂牵引。在阅读的世界里,或喜悦,或惆怅,或感慨,都是身心得到极大满足的体现。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生活的过程,其实也是创造和享受的过程。一个真正能够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因为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享受阅读是享受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只有阅读,才能让人拥有一种潇洒出尘的心境,才能让人进退自如,即使清贫也不感到沮丧,即使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渴望静静地阅读,我们也需要静静地阅读,让我们远离物质的诱惑,让我们避免无聊的应酬,让我们挤出宝贵的时间,用来静静地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