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0月17日
“于是,糖担子成了村里的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快乐,糖担子上好玩的好吃的,给了孩子们太多的诱惑。”
时光深处的糖担子
田秀明
小时候生活在乡下,那个年代的小孩子没有什么好玩的玩具,春天放风筝,夏天套知了,秋天抓蟋蟀,冬天打雪仗,年年离不开这几个花样。每当村里有糖担子的铜锣声响起,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会一路追着糖担子,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糖担子不是天天都能来,隔三差五才会来一趟。于是,糖担子成了村里的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快乐,糖担子上好玩的好吃的,给了孩子们太多的诱惑。
挑糖担子的人长什么模样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担子一头一个箩筐,箩筐上面摆着木头盒子,前面的盒子上是黄黄的斫糖,做得像一张圆圆的大饼,后面的盒子里是针头线脑、木梳、小镜子、玻璃球等小杂货。糖担子不用吆喝,挑担的人左手搭着扁担,右手拎着小铜锣,铜锣上系着根小木棍,木棍顶端裹着布条,走两步敲一声,“嘡——嘡”,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知道,糖担子来了。
孩子们喜欢糖担子,倒也不是糖担子里藏着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宝藏,而是糖担子上好吃的、好玩的不要花钱,平时积攒的废铜烂铁、牙膏皮、鸡毛鹅毛、旧凉鞋……都可以拿来交换。村里的孩子没有零花钱,平常能收集的杂物也不多,每一样都像宝贝似的收藏着,以至于我现在已经人过中年,家里淘汰下来的东西,也舍不得说扔就扔了,妻子常戏笑我说“是不是等着换糖吃”。
糖担子挑到哪儿,旁边都会围上一圈小孩,指指点点,挑得眼睛都花了,斫糖少不了,用不着称,一块小铁片抵住斫糖,木榔头一敲,斫糖应声而裂,换糖的孩子捧在手里,欢天喜地。除了换糖,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玻璃球,还有钓鱼的鱼钩、鱼线;女孩子们爱美,喜欢扎辫子的皮筋,还有漂漂亮亮的小手帕。
糖担子带给了村庄上的孩子太多的欢喜,太多的快乐。后来,村里通了公路,大家来往镇上方便了,糖担子的生意也就大不如从前了。糖担子还是会来,只是没有之前那么频繁了,十天半月才能听到“嘡——嘡”的铜锣声,孩子们还是像以前一样的喜欢,搬出收了好久的宝贝,围着糖担子,挑得眼睛发着光。
再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糖担子就再也没有来过。“嘡——嘡”的铜锣声就像我的童年一样,在岁月里渐行渐远,直至远得遥不可及。糖担子带来的快乐,带来的欢喜,偶然间想起来,还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