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21日
“记录本里不仅记录了父亲的岁月历程,更承载了他对我们这个家的深深爱意和坚定承诺。”
父亲的记事本
李艳
父亲的床头有一张旧书桌,那是母亲从娘家带过来的,如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书桌不是很大,有两个小抽屉和一个带锁的大抽屉。靠近床头的小抽屉里装满了杂七杂八的小物件,中间带锁的大抽屉是父亲的“藏宝地”,家里的重要证件、备用金等一切重要的东西都放在这里,最边上抽屉里放着一些泛黄的旧书籍。
记得一个午后,我闲来无事想找本书看,便翻起了抽屉。抽屉里有爷爷留下的一些古书,好几本都没了封面,书页卷曲在了一起。另外一叠新旧不一的记事本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拿起一本翻开,上面是父亲的字迹。原来这些都是父亲的“记事本”,大大小小、厚厚薄薄,看起来有十几本,这大概是父亲从年轻时就开始写的吧。
父亲是爷爷最小的儿子,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写得一手好字。父亲成绩优异,本可以继续上高中,但爷爷奶奶年迈需要照顾,他便留在家里没有继续上学,这也是父亲的一大遗憾。父亲初中毕业后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也就是从那时起,父亲养成了记事的习惯。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书桌上总放着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本子大多是学生用的作业本。睡觉前,父亲总会在本子上写几句。有些是名人名言,有些记录的是重要事情的安排,但更多的是短短的一两句生活感悟,父亲也会把每年的总结写在记事本里。日积月累,慢慢地就写满了整个本子。本子写完后,父亲会把它收起来,锁在抽屉里,然后再换一个新本子。识字后,我经常翻看父亲的“记事本”,阅读那些“琐碎”,也收获满满。
父亲的“年终总结”固定是除夕晚上写。每年吃完年夜饭后,父亲便会坐在书桌前,在记事本上整理一年的得失。1991年,今年最大的收获便是有了媛媛(我的小名);2011年喂猪投资:猪仔372,饲料153,卖猪2311……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计划总结的习惯,这让我受益匪浅。
阅读父亲的这些“琐碎”,我看到了父亲的坚韧和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记得2006年,父亲计划翻修家里快要倒塌的老宅。做这个决定是艰难的,一方面,常年生病的妹妹需要看病,爷爷的身体也日益虚弱;另一方面,老宅部分墙体裂缝很大,每次暴雨,父亲都担心雨水进屋、墙倒伤人。父亲在记事本上写下了:修房一事,下定决心,便要有无畏的勇气去做。后来,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运输修房材料,一直忙到深夜。为了节省开支,父亲戒了烟,当起了小工。第二年春天,房子终于修好了,父亲瘦了一大圈,但整个人却是神采奕奕的。
如今,每当我看到父亲那些已经泛黄的记事本,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敬意与感慨。记录本里不仅记录了父亲的岁月历程,更承载了他对我们这个家的深深爱意和坚定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