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17日
“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南通试点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本报讯 (通讯员韩建周 凡丽芸)3月12日,市卫健委在我区召开“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南通试点现场会。
2024年,我区被选定为“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区,主要承担除市级层面外,区、镇(街道)、村三个层面的工作。试点单位主要涉及两家区级医院、6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辖区卫生室。我区高度重视,提前谋划部署,积极推进试点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去年10月,在东社镇河东村完成1346人的脑卒中发病风险筛查预调查;去年12月份起,6个项目地区有序推进30岁以上常住人口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筛查。截至目前,共完成问卷调查2.4万余份。与通大附院、市疾控中心联合开展可穿戴设备在基层脑卒中高危人群自我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研究,目前此项研究已正式启动,为期6个月。
市疾控局局长兼市卫健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吴徐明肯定了试点前期工作取得的成效,他要求加强脑卒中识别及预防管理宣教,持续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大力推动分级诊疗模式,提升通州区各级医疗机构脑卒中救治能力和脑卒中康复服务水平。
在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与会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进行现场调研交流。吴徐明要求两家牵头医院加强对口指导,有效提升卒中中心能力,争创三级医院卒中中心和中医医院卒中中心。
区疾控局局长兼区卫健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王亚春汇报了通州区脑卒中防治项目进展情况。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季秋虹作了“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工作交流。
与会人员到东社镇河东村现场观摩了卒中高危人群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我区将深入推广“识别+行动”工作机制,结合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运行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具有通州特色的卒中防治工作模式,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切实保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