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25日

“未”爱向阳护新生

——南通通州法院“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工作纪实

巧解千家事,守万家灯火;爱润少年心,护树苗新生。

近年来,南通通州法院积极探索“家事+少年”审判新模式,创建“新生林”未成年人司法服务品牌,全方位、立体化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日前,该院通过共青团中央、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等15个部门的复核,被授予“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称号。

用法保护“少年的你”

“王法官,我的人生是不是就这样了,我的未来还有希望吗?”在南通市看守所的会面室,17岁的小华面对来访的通州法院少年家事庭庭长王蓓蓓沉默良久,才喃喃发出压在心底许久的疑问。

王蓓蓓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小华讲述了一个关于银杏林的故事。二十年前,少年小林失足走上了盗窃的道路。在法官“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的双轨帮教下,小林渐渐蜕变重生。为此,小林的父亲专程给法院送来银杏树苗表达感谢。于是,一片“新生林”勃勃生长。

“小林跟你一样曾经犯过错,但他知错就改,依然能长成大树。”清澈明净的阳光穿过铁窗照着小华,也将新生的希望投射进他的心中:“王法官,我会好好表现,争取减刑早点重新开始!”

近年来,通州法院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同时,也坚持挽救罪错少年,为未成年人筑牢“双向保护”防线,将“新生林”延伸为未成年人司法服务品牌,对罪错未成年人实施精准帮教,助力他们“向阳新生”。构建“法院牵头+社工服务+线上线下”三步走的工作模式,由法院联合妇联、团区委、司法社工等多部门和社会组织,为每一个案件中的罪错未成年人建立跟踪回访、心理评估档案,制订个性化的帮教方案。通过心理辅导、家庭关系调适、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未成年人重新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和保护能力,“重启”崭新的美好人生。一年多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人数均呈下降趋势。

如今,“新生林”不仅帮教罪错少年在年轮中见证新生,更成为通州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践基地。初春时节,“新生林”里又添新绿。来自通州古沙小学的学生们亲手栽下一棵棵小树苗,共同打造更大更广的新生林,在种下“普法树”的同时,也在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

通州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全体干警

植树节组织学生为“新生林”增添新绿

用爱守护“万家灯火”

倾心调解家事纠纷

家长课堂讲授如何“依法带娃”

“孩子这么小就让他辍学了,不能再跟着他爸爸了!法官,您一定要帮帮我!”法庭里,一个名叫吴花的女子声泪俱下。

吴花和邢帅曾是夫妻,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并约定儿子邢小帅由父亲邢帅直接抚养。一天,父亲邢帅联系学校,称要为儿子办理休学,学校认为不符合休学条件未批准。但邢帅依然我行我素,坚称儿子不要上学,让学校不要管。母亲吴花得知后,到邢帅家中想要讨个说法,可家中已人去楼空。无奈之下,只能到法院起诉。

承办法官几经周折找到了邢帅的亲友,了解到邢帅因债务缠身带着孩子躲到了苏州,孩子跟着父亲一直没有上学。

法院经审理认为,父母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邢小帅年仅九岁,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父亲邢帅作为直接抚养一方,无正当理由迫使儿子辍学,且经学校、社区的多次规劝,仍未将孩子送回上学,严重侵犯了邢小帅的受教育权,未尽到监护人应尽的抚养义务。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法院对吴花要求变更抚养关系的诉请予以支持。

尽管判决了,但法官没有一判了之,而是联系了当地社区、派出所,帮助邢小帅顺利复学,并向邢帅、吴花发放了《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及《家庭教育令》,责令二人到法院接受家庭教育,学习如何“依法带娃”,共同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好孩子是爱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去年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通州法院邀请了二级心理咨询师朱晓丽为案件当事人代表、家长代表以及辖区师生代表上了一堂教育课,旨在宣传反体罚,提倡正确的教育观。王蓓蓓还阐述了法律如何保护孩子免受体罚。

以“家事”促“家安”。为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改革,通州法院少年家事庭会同区妇联设立“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致力打造集维权指导、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普法宣传“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引导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切实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增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用心呵护“希望之树”

举办法治夏令营活动

“法治副校长”将宪法知识送进校园

“现在开庭!”12岁的“审判长”郑重地敲响法槌,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拉开帷幕。在法官叔叔阿姨的指导下,萌娃们又一次在法治夏令营里集结,纷纷“变身”法官、检察官、律师、法警等角色,现场沉浸式感受法律的庄严神圣。

“平时收的红包可以自己保管吗?”“小孩子可以打赏喜欢的游戏主播吗?”模拟法庭后,法官阿姨主动坐到了孩子们的中间,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打开了孩子们的法治“盲盒”。法官不仅解答了孩子们的困惑,还从买卖游戏账号谨防被骗、假期网络兼职防成“诈骗工具人”、网络交友谨防“隔空猥亵”、制止网络欺凌等角度分享防诈小技巧。

为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的转变,通州法院精心打造“‘法润希望树’法治夏令营”项目,通过主题实践、现场体验、趣味课堂等多维度活动设置,吸引百余名少年儿童走进法院,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法治教育,该项目荣获全省政法系统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成果。

除了“请进来”,该院还选派了68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走进辖区135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百场”校园普法活动。“法治副校长”们在开学季、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点,围绕宪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学生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开展普法教育,构建犯罪预防、安全自护、心理疏导等融合式、系统化的法治课程,引导未成年学生遵法、守法、用法。

正义不仅有力量,更有温度;法律不仅有威严,更有温情。通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卫表示:“通州法院将更加自觉肩负‘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的职责使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让司法暖阳辐射到更多家庭,以法治力量照亮少年们的美好未来!”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李慧 李沅芹 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