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03日
“清明时节的雨,总是这样绵长而温柔,它将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织成了一张无形而温柔的网,将我们牢牢地包裹在其中。”
清明雨上
曹展
细雨如织,轻轻斜洒,梨花纷纷扬扬,簌簌而落。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我独自站在老屋斑驳的门槛上,耳畔是檐角细雨滴落的清脆声响,眼前则是那张褪去了往日色泽的“革命烈士证书”。恍惚间,我仿佛看见嗣祖父身着褪色的军装,踏着雨幕,一步步向我走来。那是1930年的春天,红十四军的号角在海门汤家苴上空回荡,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年轻的嗣祖父,背着沉甸甸的长枪,毅然决然地消失在青纱帐的深处,从此,再也没有归来。
父亲常常听他外婆提起,嗣祖父离开的那天,院子里的梨花开得正艳,如雪般洁白,如霞般绚烂。花瓣轻轻飘落在他的枪托上,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而深情的送别。如今,那棵历经沧桑的老梨树依旧年年繁花似锦,只是,树下那个挺拔的身影却早已不在。
母亲的梳妆台依旧静静地摆放在原处,铜镜里映照着窗外随风摇曳的竹影,宛如一幅静谧的画卷。她总爱在清明时节,将新采的艾草小心翼翼地插在青瓷瓶里,那淡淡的苦香与檀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久久不散。如今,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将艾草轻轻摆放在他们的遗像前,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雨丝渐渐变得密集,打湿了烈士名录碑上的铭文,那些字迹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愈发模糊。我蹲下身来,用手指轻轻地描摹,嗣祖父的名字季国枢刻在那些深深浅浅的刻痕里,我仿佛能触摸到那段逝去的岁月。嗣祖父的名字旁,红五星依然熠熠生辉,闪耀着不灭的光芒;而父母的名字下,岁月的痕迹已经模糊了边缘,只留下一片斑驳的印记。
远处的高楼大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海市蜃楼一般虚幻。我仿佛看见无数身影在其间穿行,他们有的扛着枪,有的拄着杖,有的牵着孩子的手,步履匆匆,渐行渐远。清明时节的雨,总是这样绵长而温柔,它将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织成了一张无形而温柔的网,将我们牢牢地包裹在其中。
终于,雨停了。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墓碑前的野花上,那些细小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又仿佛在回应着内心的呼唤。我知道,他们一直都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在这四月的和煦风里,在这清明的绵绵雨中。
我轻轻地拂去墓碑上的水珠,转身离去。身后的梨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传递着生命的讯息。不必回头,因为我知道,那是春天在生长,是生命在延续,是记忆在流转。清明雨上,万物生长,生生不息,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与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