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07日

“讲”和“港”

□陶国良

春节前有家报纸为报道年俗,标题使用了“‘港港’那些过年的习俗”。编辑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用自己的方言,和百姓们讲讲南通那些过年时有趣并开心的事儿。

南通方言为什么把“讲”读成“港”呢?在古代中原地区,方言中声母只有“哥可喝”,而没有“基欺希”。西晋以后,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农田干旱,蝗虫肆虐,大批民众纷纷向南方吴、粤、闽、赣等地迁徙,这些居民同时也把中原古音带到南方各地。南通地区无论是江淮方言还是吴方言,把一部分属于“基”母的字仍读成“哥”母的现象也很普遍。

那么,如今南通话中还有哪些诸如把“讲”读成“港”的呢?根据南通“话哥”母与不同开口韵母相拼,有如下这些字,如给(给予),家(家里)嫁(嫁丫头)架(架子),间(房间)裥(衣服打裥)监(监狱)拣(拣东西)碱(洋碱)监(监督)间(间几天),江(江北人)豇(豇豆)讲(讲淡话)降(霜降),胶(胶布)绞(绞车)跤(跌跤)搅(搅牢)叫(叫花子),教(教书先生)酵(发酵)较(较一手)觉(睏觉),阶(台阶)秸(麦秸)解(解放)介(介绍)芥(芥菜)疥(疥疮)界(界牌)戒(戒尺)械(机械)诫(诫勉)解(解货),更(打更)粳(粳米)埂(坝埂),锯(锯板),觉(觉在)角(牛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