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0日

“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尝了苦头才会更珍惜那淡淡的回甘。”

苦瓜记

吴玉琴

夏日炎炎,暑气蒸腾,风里裹挟着烫人的灼热,身上的衣服黏糊糊的,像被牛舔过一样。午饭时,我从窗外的小菜园摘两根青翠冷峭的苦瓜,将其对半剖开,抠出白色的籽,洗净,切薄片,撒上盐腌渍片刻,渍出苦味儿再冲洗干净。火旺油热,苦瓜片儿们纷纷跳入锅里翻腾,须臾间一盘青黄相间的苦瓜炒蛋上桌,苦瓜的清脆甘苦悄然安顿了我们的心神。

苦瓜是今年开春时我随手种下的。

春天时,无意中在市场上看见俏生生的苦瓜苗,便心血来潮买了几棵,栽在窗外巴掌大的菜地里。也没指望它能长出苦瓜,想着碧绿的藤蔓缠缠绕绕铺满半面墙,也算一道不错的风景。

苦瓜苗刚种下时,叶片小小的,茎细细的,懵懵懂懂地在风里摇摆,像刚学步的婴孩。怕路过的小猫小狗或飞鸟去逗弄这些颤颤巍巍的秧苗,我将透明的塑料桶一分为二,在上面剪了孔,罩在细嫩的秧子上面。

渐渐地,瓜秧抽出藤蔓,试探着向四处攀爬。我找来几根木棍,将一端削尖,插入松软的泥土里,再用绳子缠绕在木棍上,拉出几道高高低低的线,给它们做了一个简易的攀爬架。不过几日,藤蔓便攀附而上,密叶下的柔藤水蛇般游动,绿叶间悄然结出了嫩黄的碎花,星星点点,暗香浮动,轻易地淹没了我的心。花谢后,果实初现,如拇指般大小,碧绿剔透,宛如翡翠悬在叶间。长大一些后,其身形像丝瓜,却浑身疙疙瘩瘩,缀满了隆起的凹凸小包,像一道道愁苦的褶皱。首尾两端是别致的锥状,摸起来却不粗糙,反有圆润清凉之感。

看着苦瓜一天天长大,我心里的欢喜也一日日盈满,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它皱巴巴的模样,常让我想起小时候唱过的一首童谣:“身子长,个不大,满身长满小疙瘩;有人见了皱眉头,有人见了乐开花。”

小时候的我,见到餐桌上的苦瓜,自然是皱眉的。可如今,苦瓜炒肉、苦瓜炒蛋、清炒苦瓜、凉拌苦瓜……这些菜肴轮番出现在餐桌上,我竟吃出了它的真味。苦瓜虽苦,苦后有淡淡的回甘;苦瓜虽苦,跟它一起炒的配菜却不苦,难怪清代学者屈大均,把苦瓜称为“君子菜”,说它“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

苦瓜的这份君子之风,让我想起清代的苦瓜和尚——石涛。他是明朝宗室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号“苦瓜”。一生颠沛,却以画名世。他的笔墨里总含着几分苦涩,却又润秀奇崛,正如苦瓜的滋味。据说他餐餐不离苦瓜,甚至将其供于案头,朝夕相对。苦瓜于他,或许不仅仅是一道菜,而是一座禅寺、一种修行。他晚年所著的《苦瓜和尚画语录》,至今仍是画坛瑰宝。

在姹紫嫣红的小菜园中,我的苦瓜像一个隐者。它把土地的滋养和阳光雨露慢慢收集,静静地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独酿出一份安静的苦味。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尝了苦头才会更珍惜那淡淡的回甘。

酷暑如蒸笼般罩下,隔三岔五有苦瓜的微苦回甘入腹,宛如山涧清溪流过心田,将季节的燥热化作心间凉意。炎炎暑气,便成了可以一口口从容小酌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