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14日
传统戏曲的当代演绎(上)
——大型新编传统通剧《陈英卖水》
□梁天明
通剧源于童子戏,由古老的传统祭祀舞蹈演变而来,主要在南通通州的“方言岛”流行。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与南通方言、文化俚语、风俗民情交融,它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唱腔粗犷纯朴,唱词通俗易懂,很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展现了中国傩文化的原始风貌。2008年,南通童子戏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列入濒临绝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了传统戏曲艺术的“活化石”的价值。
通剧《陈英卖水》作为南通地区传统戏曲的代表剧目,在保留传统艺术精髓的基础上,通过重新编排与创新演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经典叙事的传承与改编
《陈英卖水》的故事以宋代天禧年间崇州书生陈英与静海柳家小姐柳兰莺的情感纠葛为主线。柳家大小姐柳兰莺对十五年前与陈英的婚约一直念念不忘,但对兰莺不怀好意的柳怀明里暗里阻拦他们相见,在柳老爷面前挑拨,于是柳老爷逼陈英写下退婚书。三个月后,兰莺意外遇到了陈英,二人解开误会。可就在他们私奔当晚,柳怀将惜春杀死并嫁祸陈英使之冤枉入狱。最后二人之事感动盐官范仲淹,陈英蒙冤得以昭雪,二人终成眷属。这一故事源于传统戏曲,在新编过程中,对故事进行了精炼与重构,加快了叙事节奏,使剧情紧凑、扣人心弦,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观赏习惯。
全剧体现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主题,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编剧胡永忠对原剧本进行了去粗取精的处理,保留了“逼写退婚”“园会浇花水”等经典桥段,使叙事节奏更紧凑。由第一幕盼亲到最后一幕团圆,故事衔接起承转合,逻辑顺畅,使用误会、伏笔、铺垫等艺术表现手法。比如陈英被惜春召唤到柳府后花园浇水,最后与柳兰莺相认一段戏。从开始惜春故意刁难陈英到陈英与柳兰莺相认,让观众由会然一笑再到感慨万分,虽情节有些许曲折但足够吸引观众,使角色更加生动形象。而到最后范仲淹大人的出现,更是让这部剧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达到顶峰,既合情,又合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挖掘
《陈英卖水》是南通市文艺精品生产项目库重点扶持剧目、通州区“十四五”文旅规划重点项目。此次改编借助通剧“古朴、浓烈,直入人心而又卓然独立”的传统,以“原生态”的童子戏老艺人原始说唱为牵引,重新架构故事情节,大胆融入新的元素、设置新的人物情节,使故事更具艺术性、观赏性,让古老艺术焕发青春活力,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赏需求。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独特魅力。陈英既是一个在困境中坚守初心的书生,又是一个在爱情面前勇敢坚定的男子汉。主演葛豪饰演的陈英,将书生的儒雅、落魄时的无奈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都演绎得十分到位。他的唱腔圆润、富有感情,表演细腻、自然,使观众能深刻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柳兰莺则是一位勇敢、善良、有情有义的富家小姐,她不顾世俗的眼光和家族的压力,在陈英蒙冤时全力相救。张莉饰演的柳兰莺,则将富家小姐的端庄秀丽、善良温柔以及对爱情的勇敢追求诠释得恰到好处。在与陈英的对手戏中,两人配合默契,眼神交流、情感互动都十分自然流畅,将情侣之间的深情厚谊展现得动人心弦。
此外,剧中反派角色如柳怀,其奸诈、贪婪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为剧情增添了强烈的喜剧因素。夜饭花见老情人中柳怀的表演,演员通过一根烟杆、一壶酒的道具运用,以及丰富的表情和细腻的肢体语言,将一个风月场里的老鸨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配角惜春也颇具特色,她聪慧机灵、风趣幽默,何婷婷饰演的惜春,活泼可爱、机灵善良,为全剧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氛围。
(照片由徐培钦提供)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