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7月24日
“穿堂风从后门溜进来,穿过摆满竹椅的堂屋,再从前门钻出去,一路唱着快乐的歌。”
夏风穿堂过
张炎琴
夏日午后,蝉扯着嗓子“知了知了”地叫着,走在柏油路上,一阵阵热浪在脚底翻涌,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额头滚落到脖子和背上。这时,走进小巷,穿堂风像个调皮的孩子,带着凉意抚摸我的脸颊,瞬间让我清爽。
小时候,奶奶家的四合院是我夏天最爱去的地方。推开厚重的大木门,就仿佛打开了通往清凉世界的大门。穿堂风从后门溜进来,穿过摆满竹椅的堂屋,再从前门钻出去,一路唱着快乐的歌。
火热的夏日,哪里有穿堂风,哪里就是最热闹的地方。晚饭后,邻居们带着孩子来到奶奶家。在这样的穿堂风里,大人们喜欢泡上一壶绿茶,围坐在竹椅旁聊收成聊家常。茶香混合着穿堂风带来的淡淡泥土气息,萦绕在鼻尖,孩子们则在穿堂风里嬉笑打闹。奶奶看我们玩累了,就会拿出在井水里浸泡过的西瓜,那冰凉凉的西瓜伴着穿堂风,我们吃得满脸、满衣服都是西瓜水,大人们也不责怪,忙着给我们这些小花猫洗脸。
夏日午睡时,穿堂风拂过,最为惬意。奶奶把竹席直接铺在堂屋的地上,我乖乖地躺在竹席上,感受着穿堂风从脚底慢慢爬上小腿、腰间,最后轻柔地拂过脸颊。它带走了身上的黏腻,送来阵阵清凉,让人仿佛置身于山间溪流旁。
想起作家余华老师在《山谷微风》里写道:“暑假的时候,我经常在午饭后光着上身,穿着拖鞋,卷起自己床上的草席,扛在肩上,走过池塘,走进海盐中学那幢教学楼的走廊,探寻穿堂风,从这头走到那头,既感受风向,也感受风力,然后选定一个和风习习的位置,铺开草席,席地而睡。”
如今,空调虽能快速降温带来凉爽,却少了那份自然与灵动。有时,我也会打开家里所有的门窗,盼着能有一丝穿堂风,可往往只等来几缕微弱的风,稍纵即逝。每当这时,我便格外怀念奶奶老屋的穿堂风,怀念那充满生活气息的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