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5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报道⑨
石港攻坚战震惊敌胆
1942年夏,1师3旅新四军部分指挥员在石港镇留影。左起:鲍志春、彭德清、严昌荣、卢胜、陶勇、蒋新生、林平。
□陆子森编写
1942年6月,日寇为了加紧掠夺战略资源,不甘心上半年大“扫荡”的失败,对我海启地区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清剿”,同时,对友邻三分区(如皋等地区)开始了分片轮番“扫荡”。为了粉碎日寇的残酷“清剿”,配合友邻三分区的反“扫荡”斗争,给予日伪狠狠打击,振奋群众的抗日热情,苏中军区首长决定组织石港攻坚战。
也是这年6月,携着启东斜桥伏击战的胜利(全歼日军70余人、伪军100多人,并缴获九二步兵炮一门),粟裕率领新四军苏中军区和1师的指挥机关悄悄移驻南通县十总地区,在这里,粟裕等军区领导谋划了由3旅主力7团主攻石港这块硬骨头的方案。
石港是南通的重要集镇之一,是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当时盘踞在石港据点的,系伪军32师64旅127团曹立江部,约600余人。该敌在石港精心构筑了大小碉堡16座,周围筑有高5尺的围墙,还挖了1米多深的护城河作为屏障,河岸陡峭,河底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竹签。敌人吹嘘,石港据点坚如磐石。守敌原是国民党的部队,自从投靠日寇后,以石港据点为依托,无恶不作,有恃无恐地破坏抗日政权、杀害抗日军民,人民恨之入骨。
经过周密侦察,査明了石港及其周围岔河、掘港、曹埠、马塘、金沙、余西等地的敌情,新四军1师3旅首长决定由分区7团担任主攻,南通警卫团配合作战。
作战任务部署后,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察看地形,制订作战方案,深入的站前动员。为了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在地方党组织的协助下,对广大群众进行了保密教育,民兵及妇女、儿童们都充分地发动起来了,他们自动地站岗放哨、封锁消息、监视敌人。
8月8日傍晚,参战部队向石港方向疾进,次日凌晨2时30分左右,秘密进入了攻击位置。7团以2营为突击营,向南门突击,3营在东侧助攻,1营为预备队。南通警卫团的2营和团直特务连从石港北门进攻,1、3营分别在金沙以西、马塘以南设伏,担任打援任务。3时整,我军发起攻击,担任突击任务的7团2营战士如猛虎下山,很快地泅水渡过了河。伪军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慌忙抵抗,向我军攻击部队扫来密集的子弹。2营领导考虑到敌军南门火力较强、地形对我军不利等情况,决定采用声东击西战术,造成敌人的错觉,再出其不意进行攻击,夺取主动。于是以6连正面佯攻、4连从左侧迂回,不多时就迅速突破了南门敌阵地。与此同时,7团3营也从东侧勇猛突入,强行占领了围墙。我军一鼓作气,乘胜迅速地向纵深发展。激战至拂晓6时,除北门大碉堡和敌团部未攻克外,其余碉堡全部被我军攻占摧毁。我军指挥部前移到了镇上。
残敌凭借北门大碉堡和团部坚固的工事作困兽之斗,我军强行冲击数次均未成功,部队伤亡较大。部队首长决心消灭这股顽敌,重新调整了部署,调7团1营投入战斗,继续猛攻。并在地方党的协助下,请来一些伪军家属,让他们在碉堡前喊话,规劝自己的亲人不要替敌人卖命,赶快缴械投降。在政治攻势下,敌军心逐渐动摇,一俞姓连长放下武器率部投降。下午3时许,我军一面继续开展政治攻势,组织喊话;一面发动火攻,残敌在强大的军政攻势下,大部分持械投降,少数负隅顽抗之敌则在我军火攻之下毙命。这一仗,生俘伪副团长以下500余人,获轻重机枪7挺、长短枪345支,电台一部。
与此同时,担任打援的南通警卫团1、3营击溃了金沙、马塘来援之敌300余人,消灭了伪军一个前卫排。
深沟高垒、坚固设防的敌石港据点被我军一举攻克后,各地伪军极为震惊,惶惶不可终日。余西伪军弃据点逃往金沙;金沙伪64旅军官携家带小逃往南通城;孙家窑、曹家埠伪军则紧闭栅门,不敢妄动。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高涨,站岗放哨、送情报、捉汉奸等抗日活动,在全分区范围内更为广泛地开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