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7日
促进通州人口健康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通州区统计局 成 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口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支撑,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意愿降低等因素影响,通州人口健康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一、通州人口发展现状
一是人口规模稳步扩大。2024年末通州常住人口总量为126.66万人(包含三余和张芝山),与2014年常住人口119.45万人相比,增加7.21万人,年平均增长0.59%,人口总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24年,通州户籍出生人口4828人,人口出生率3.96‰,死亡人口12782人,人口死亡率10.49‰,人口自然增长率-6.53‰,近10年均维持负增长态势。
三是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2024年,全区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43.13万人,占34.05%,65岁以上人口为33.40万人,占26.37%,通州已经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比重不断攀升。
二、通州人口面临的问题
一是常住人口增长缓慢。2014年以来,通州常住人口保持了连年增长的态势,但是增幅有放缓趋势。尤其是近五年来,2024年常住人口仅比2020年增加0.77万人,年平均增幅0.15%,主要原因除了生育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二是生育意愿降低。全区育龄妇女更倾向于晚育,主要表现为推迟生育年龄、主动晚育的生育模式。2014年以来,通州新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虽然个别年份出生人口略有上升,但人口出生率不容乐观。
三是总抚养比上升。通州人口一个重要特征是总抚养比呈上升态势。“六人普”至“七人普”,通州总抚养比从40.0%上升到53.3%,尤其是2018年“人口红利”结束之后,总抚养比迅速攀升,2024年通州总抚养比达到58.9%。总抚养比的上升,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促进人口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生育意愿
一是减轻生育负担,加强政策支持。居民在购买商品房时,按照生育子女数量,对二孩、三孩家庭给予不同的购房优惠政策。同时,在税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设置奖励政策,抵消家庭生育成本,激发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二是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提高教育公平性。一方面,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行教师轮岗制度,组建教育联盟与教育集团以达到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均衡配置、共同提高的成效。另一方面,将学生参加课外培训项目、费用、频次等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体系,查处造成家庭经济负担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通过出台财政、人才、场地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托育机构参与婴幼儿托育。推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适当延长幼儿在园时间。四是推进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通过构建完善覆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出生防护体系,预防控制出生缺陷,保障孕产妇及儿童的身体健康。五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鼓励多生优育,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相关部门要保护好女性在怀孕、生育中的就业合法利益,规范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行为,防止出现女性就业不公平情况,尤其是女性因生育遭到用人单位歧视等问题,保障女性员工的休息权、休假权和产假权等各项权益。
(二)统筹老龄事业发展,满足养老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应着力解决现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过程中劳动力抚养负担重的问题,出台相关政策缓解养老压力,正视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提高养老医疗水平、加大家庭养老扶持、发展高端康养产业和挖掘老年市场消费潜力等降低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一是结合实际,打通养老、医疗和社保的政策通道。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将老年人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产生的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畴。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延伸服务,适当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开设康复病区、老年病房。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养老社会环境。对于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适当对家庭照顾者提供经济支持,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上门康复护理、助餐助浴等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三是推广社区养老模式。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开展社区助老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陪伴、购物、就医等服务。四是积极挖掘老年市场消费潜力。在带动和促进老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扩大老年群体消费市场,在老年保健、老年旅游、老年教育等消费领域持续发力,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三)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促进老年就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由于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越来越好,老年人预期寿命和健康状况都有了较大提升,即便在退休后依然有能力从事相关工作,以补充劳动年龄人口不足带来的缺口,尤其是要发挥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的就业潜能。目前社会上也有不少行业适合老年人,比如:养老服务行业,老年人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更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心理,可以从事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老年活动策划师等工作;教育行业,老年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事教育辅导、文化传承等工作;社区服务行业,老年人可以在社区从事志愿服务、物业管理、社区治安等工作。政府要为推动老年人就业创造条件,一是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对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老年人进行登记,了解老年人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就业意向等信息,为老年人就业提供信息支持。二是开展老年职业培训。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老年人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三是搭建老年人才交流平台。为老年人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对接服务,引导招聘网站开辟老年就业供需栏目。同时,鼓励用人单位设立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为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四是提供政策支持。对聘用老年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制定老年人就业保护政策,保障老年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