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15日
治理直播间“货不对板”乱象
近日有调查发现,电商领域“宣传展示的是A品牌商品,收到实物却是B品牌商品”问题多发,让消费者屡屡陷入“所见非所得”的陷阱。频繁发生的“调包计”,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给宣传的品牌带来“无妄之灾”,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治理直播带货“货不对板”乱象,需要多元主体合力协作。监管部门要从严处罚,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让其他经营者不敢效仿。平台也需负起责任,严格审核机制,加强实时监控与处置,特别是对高投诉的直播间加大人工巡查频次,发现违规立即下架商品并追究运营者责任。企业应加快防伪溯源体系建设,联合优质商家对“山寨”品牌、虚假宣传进行抵制,净化电商市场环境。
时锋/文 王铎/图
链接: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9月1日起施行!
苏公网安备 32061202001248号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84708号-2
◎
《通州日报》南通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