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22日

2022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我区获奖数量再创新高

获一等奖8个 二等奖2个

通州高级中学 张秋霞

【参赛感悟】

行远自迩 笃行不息

2022年12月,我参加了江苏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最终取得了一等奖。

依稀记得省赛最后一个比赛项目说课结束之后,我在内心默默说了一句:“就这样比完了。”回顾5月份的区赛、7月份的市赛、10月份的南通大市集训和赛前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集训,最后再到省赛,一路走来,那一个个挑灯备战的深夜必将成为我教师人生大河里一颗颗炫彩的记忆明珠。感谢自己的坚持,也感恩同仁的帮助。

而立之年,参加这样一次高规格的省赛,于己而言,就是一次成长的过程。在这半年多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由陌生走向熟悉,学生也在这门课程中具体感受到学科知识、学科思想方法等在生活中的意义价值,这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开辟了新的道路。

工作七年来,我常常思考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在这次备赛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与之相关的书籍,之前令我困惑的那些关于教育的问题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慢慢迎刃而解。我逐渐感受到,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的人,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实施与推行虽举步维艰,但作为参加了此次基本功比赛的我而言,越发认识到这一门课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比赛已经结束,但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已被点燃。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团队永远是力量的源泉,我很庆幸在备赛的过程中有团队的精心指导。成绩属于过去,可这段比赛经历带给我的成长将伴随我的一生,它激励着我在前行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在挑战与奋斗中不断打磨自己、超越自己,助力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继续昂首前行。

通州区实验中学 张玉婷

【参赛感悟】

栉风沐雨砥砺行

时光飞逝,比赛结束已一个多月,但比赛当天的场景在我心中却依然清晰。去年,从区赛,到市赛,再到省赛,这期间的每一天我都在紧张焦虑中度过,虽磕磕绊绊,但收获良多,再回首,也能领悟到前辈们培训时所说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诲如春风,恩似海深。作为一名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在接到比赛通知时,我的内心充满忐忑、紧张、焦虑。缺少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我有能力去参赛吗?面对这门从未接触过的学科,我能从零开始吗?幸运的是,一路走来,无数的人支持、鼓励、托举着我,让我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感谢学校领导及老师对我比赛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能全力以赴准备比赛;感谢备赛过程中全力指导我的吴林飞、曹乐旻、朱烩等老师,把我从一个门外汉带入了综合实践的大门,让我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最要感谢的是通州区研训员朱艳老师和南通市研训员何季军老师对我的支持和信任,在暑期集训的一个多月里,朱老师每天都会辅导关心我。正是她的督促和鞭策,才让我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教学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迅速成长。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参加这样一场比赛,会发现最后拼的就是个人的心态。只有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更好地战胜挑战。在参加比赛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把这次比赛当作人生中不可失败的一次比赛,更多的是一种学习的心态,我始终相信,在备赛过程中我努力了,就会有所收获,那么比赛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人生有的是机会,积累本身也是一种机会。

梅历寒风,香愈清远。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每一份成功都饱含着汗水,每一份努力,都会获得倍增的回收。行动是成功之母,如果我们有好的想法、好的观念不去行动不去实施,那都是空想。在抵达终点之前,永远不要停止脚步。

【导师点评】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研训员 朱艳

于磨砺后结硕果 在同行中共成长

通州高级中学张秋霞老师和实验中学张玉婷老师分别斩获2022年江苏省高中、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这是继上一届我区综合实践活动两位老师斩获一等奖后再次获此殊荣。在高手如云的省赛中,我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再次问鼎,这份荣誉固然是参赛老师自身努力的结果,更是我区教研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厚植培育土壤,搭建发展平台。我区青年教师在全省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有一席之地,这与我区有一支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是分不开的。赛前,我区积极组织知识技能与通用技能的培训,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往届获奖选手为青年教师给予方向引领,以“专家团队”的力量为每一场比赛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注重多轮磨砺,开展精准训练。我们采取多轮集训提高教师参赛能力:一是打基础,广泛阅读增加知识面,提升理论积淀;二是共探讨,针对学习中遇到的新知识、新问题,与同伴交流、向专家提问,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三是仿比赛,选手在赛前根据参赛项目进行全真模拟,根据专家意见一遍遍修改教学设计、说课稿,达到最优化。

【经验分享】通州区实验中学

张玉婷老师获奖是实验中学继陈春燕、曹乐旻等老师获得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后,青年教师培养又一喜人成果。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以青蓝工程为依托,委任经验丰富且有责任心的老教师,对青年进行导师制指导;以青年教师读书会为平台,引领青年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从“读”“教”“研”“写”等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学校党总支、校长室将青年教师发展纳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落实“一对一”的行政指导和引领,从思想、备课、课堂、教研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帮助青年教师制订定发展规划,树立科学目标,寻找关键的成长点。教研组与备课组把培养青年教师发展作为团队的重要目标,在集体备课、校内公开课等活动中给青年教师积极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通州高级中学 叶婷

【参赛感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从区选拔,到市赛,再到省赛,我似乎又回到学生时代,读书、刷题、实操、练字,每天规律地重复,让我深深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也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加强理论学习。所谓“学然后知不足”。在备赛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教育与教学理论水平还不够,便通过学习新课标和期刊中的优秀论文,提高自身理论知识。一个优秀的语言教师,对语言的变化和时代性的标志语言要非常敏感,于是我每天坚持听英语演讲,为自己创造语言学习的环境。通过理论知识的内化,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心应手。

实践出真知。教师在教学中和教学后进行反思,总结心得体会,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这次比赛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教学实践,最终是为了最好的教学效果。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不能停下研究和实践的脚步。今后的教学,我要把每一节课当做比赛来设计,课后更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来反思,总结和提高。

做好示范作用。从这次比赛看,它是对教师“内功”的考查,也印证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良好的示范。就拿书写来说,一位专家这样点评:教师不仅仅比赛的时候要写好粉笔字,平时的板书更应该成为学生的示范。作为英语教师,要利用科学技术开阔视野,丰富人生体验,专注时事,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选择了担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导师点评】区教师发展中心学科研训室主任 沈晓彦

过程重于结果,人生不止一次考验

虽然我没有到达2022年省高中英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现场,但通州高级中学英语组叶婷老师在最后评委总结评价会上不断打电话给我,她用慌乱的语调告诉我:“沈老师,我写粉笔字时手在发抖”,“沈老师,我评课出错了,这次完了”。我当时能体会到叶老师有多紧张。

基本功比赛对于任何一位参赛选手来说,都是一次压力山大的挑战。叶老师在赛前集训过程中表现非常优秀,无论是粉笔字、即兴演讲、教案设计,还是评课内容,都是进步最快、领悟能力最强的。但是压力过大往往让人发挥失常,希望叶老师通过这次比赛能总结经验教训:过程就是磨炼,人生不止一次考验,相信,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通州区兴仁小学 陈燕(省小学高段美术优课评比一等奖)

【参赛感悟】

九层之台 始于垒土

2022年4月,我接到了参加“江苏省小学、初中美术优秀课评比”的通知。在参加片赛、区赛、市赛的选拔时,学校美术教研团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使我拿到了省赛的资格。

这次赛课的要求和以往不同,要求完整地呈现一个单元的教学,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确立课题撰写教学设计开始,美术教研组比较了六个版本的美术教材。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开始撰写单元教学设计,并不断思考,怎么才能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学习,经历一个完整的从高质量输入到高质量输出的建构过程。

教学设计的版本,几易其稿。6月10日,南通市美术教研员王爱春、通州区美术教研员王峰和其他区的参赛老师、教研员对我们的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点评与修改;6月24日,特级教师陈铁梅、周宏两位老师冒着36℃的高温,赶到教科院,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并提出宝贵的建议;7月,通过多次修改,基本完善了教学设计;9月20日开始进行为期五天的拍摄:学生访问博物院、对小组研究课题进行市场调查、单元教学的四堂课、作业成果汇报展示、教师说课展示……

备赛的时间既漫长又短暂。一次又一次的研课,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一轮又一轮的讨论,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每一次赛课都是一次有效的学习,一次能力的提升,一次成长的经历。感谢各位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宝贵建议,感谢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感谢同事们在我感觉力不从心、畏缩不前时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感谢可爱的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和精彩展示,感谢家人的包容和协助。

【导师点评】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研训员 王峰

陈燕老师是兴仁小学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秉承着勤奋、钻研的通州美育精神。

十年前,陈老师代表通州参加南通市美术优课评比获乡镇组一等奖;十年后,她又再次披挂上阵,力夺江苏省美术教师优课评比一等奖,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为何?

一、工作勤恳踏实。陈老师工作近20年,一直在岗位上勤勤恳恳,致力于乡村学校的美育工作,在每次培训、学习的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低调却又不凡,对于美术教学善于接收新理念又有着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二、强大后援支持。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提供她成长的平台,少不了在幕后支持她的家庭。兴仁小学在美术教育中颇有建树,是南通首屈一指的乡镇名优艺术特色学校;陈老师的先生是南通市八一小学的美术教师,也是一位知名的摄影家,在陈老师接到上课任务时,他比自己参赛都激动紧张,在家庭里,在工作上,都给予最大的包容与帮助。

通州作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每一位老师都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都有着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特点。因为疫情,本次省里的优课评比改成线上录像评选,不免让人有些遗憾。相信下一次,我们必会以更好的姿态展示通州美育。

【经验分享】通州区兴仁小学

近年来,兴仁小学致力推进“立美课堂”的提档升级,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三境之美”,让老师把教学研究落实到实践中,发挥“四课”(领导先行课、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组内研讨课)的教研引领作用。学校着重于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陈燕老师的每次赛课,学校都给予最大的帮助,请专家老师进行当面指导、美术教研组进行多轮磨课,全校上下一条心,获得令人欣喜的成绩。秉承学校“立美达人”的校训,将继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让他们在合作共进中不断成长。